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四表的意思、四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四表的解釋

(1).指四方極遠之地,亦泛指天下。《書·堯典》:“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孔穎達 疏:“聖德美名,充滿被溢於四方之外,又至於上天下地。”《魏書·西域傳序》:“ 太祖 初,經營中原,未暇及於四表。” 唐 李德裕 《謝恩不許讓官表狀》:“況今四表無事,六氣斯和,簫勺可緻於治平,文軌盡同於元化。”

(2).古代谶緯家謂地與星辰升降運行的終極之處。《禮記·月令》 孔穎達 題解引 漢 鄭玄 注《尚書考靈曜》:“天旁行四表之中,冬南、夏北、春西、秋東,皆薄四表而止,地亦升降於天之中……地與星辰俱有四遊。”《《續博物志》卷一引《尚書考靈曜》》:“二十八宿之外,上下東西,各有萬五千裡,是為四遊之極,謂之四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四表"一詞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均源自古代文獻,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

一、核心釋義 指四方極遠之地,即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盡頭或邊遠地區。它強調空間上的廣袤無垠,超越通常認知的疆域範圍,帶有宏大、遼遠的意象。

二、具體分述

  1. 古代天文/宇宙觀概念:
    • 在古代天文觀念或宇宙模型中,“四表”有時特指天穹或宇宙的四個邊界。古人認為大地是方形的,天穹覆蓋其上并向四周延伸,“四表”即指天穹向四方延伸所達到的最遠極限。這與“四方”相關,但更強調極限、邊際的含義。
  2. 地理/政治疆域概念:
    • 在地理或政治語境下,“四表”指代國家或文明疆域之外的極其遙遠的地方,即“四海之外”或“荒服之外”。它象征着王化或德政所能影響或應當覆蓋的最廣闊範圍。常用于形容帝王恩德或教化廣布天下。

三、典故與用法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 對“四表”的詞條解釋明确指向“四方極遠之地”,并引用了《尚書·堯典》“光被四表”作為書證。(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
  2. 《辭源》(商務印書館修訂本): 在解釋“四表”時,同樣釋義為“指四方極遠之地”,并重點引用了《尚書·堯典》“光被四表”的典故。(來源:商務印書館)
  3.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其釋義亦為“四方極遠的地方”,并同樣以《尚書·堯典》的“光被四表”作為典型用例。(來源:商務印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四表”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因語境不同而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不同領域的詳細解釋:

一、漢語詞語釋義

  1. 四方極遠之地/泛指天下
    源自《書·堯典》“光被四表,格于上下”,指聖德覆蓋四方之外,延伸為天下或廣闊疆域的概念。例如《魏書》中“未暇及於四表”即指未顧及邊遠地區。

  2. 古代天文與谶緯學概念
    指地與星辰升降運行的終極之處,涉及古代對天地運行規律的哲學解釋。

二、專業領域中的“四表”

  1. 會計術語
    指企業財務報告中的核心報表:

    • 資産負債表:反映企業資産、負債及所有者權益;
    • 利潤表:展示經營成果;
    • 現金流量表:記錄現金流動;
    • 所有者權益變動表:說明股東權益變化。
  2. 民用計量器具
    指居民日常使用的水表、電能表、燃氣表、熱能表,用于資源消耗計量。

  3. 軍事術語(較少見)
    成語中代指軍隊的四個單位:步兵、騎兵、炮兵、工兵,象征整體戰鬥力。

三、其他說法辨析

“四表”需結合上下文理解:文學中多指疆域或宇宙觀,會計和民生領域則為專業術語。若需深入某一領域的具體内容(如財務報表分析),可進一步查閱相關權威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白鶴翎傍觀者審,當局者迷卑鄙本道筆劃博山銅慘慄殘湯剩飯澄凝徹馔崇樹除差出小恭電勢耋嗟垛子番瓜發售氛邪膚劄概赅更替公塾滾單國猷海若豪粗話言話語街頭女人經天緯地金絲酒榷告存絶險峻詞離遠栗鑿略多于迷國内竪平適籤筩輕恬窮奢極欲求是曲迂喪室沙湧剩菜殘羹沈汩手将收吏頌儀王八衛生院悟覺些箇攜提斜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