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意思、奧斯維辛集中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奧斯維辛集中營的解釋

1940年6月法6*西6*斯德國在波蘭克拉科夫以西的奧斯維辛建立的集中營。設有大毒氣室和焚屍爐,一次可關押二十五萬人。第二次************期間先後有四百多萬人在此遭殺害。1945年1月數千名幸存者被蘇軍解救。戰後在原址建立陳列館。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奧斯維辛集中營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奧斯維辛集中營(漢語詞典釋義)

一、基本定義

奧斯維辛集中營(德語:Konzentrationslager Auschwitz)是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于波蘭奧斯威辛市附近建立的最大規模集中營與滅絕營綜合體(1940-1945年)。其核心功能包括大規模監禁、強制勞動及系統性種族滅絕,被視為納粹實施“最終解決方案”(猶太人大屠殺)的核心場所。

二、曆史背景與規模

該營地由三大主營及約50個附屬子營組成,總面積達40平方公裡。1942年起,納粹在此采用工業化手段屠殺猶太人、羅姆人、蘇聯戰俘等群體,配備毒氣室、焚屍爐及人體實驗設施。據史料記載,約110萬人在此遇難,其中90%為猶太人。

三、運作機制

  1. 篩選與分類:抵達者經納粹醫生篩選,老弱病幼直接送入毒氣室(主要使用齊克隆B毒氣),青壯年成為奴工。
  2. 奴役與剝削:囚犯被迫在IG法本公司等企業工廠勞動,直至死亡。
  3. 醫學實驗:納粹醫生(如約瑟夫·門格勒)實施非人道人體實驗。

四、曆史意義與象征

奧斯維辛集中營是20世紀種族滅絕與反人類罪的标志性遺址,其解放(1945年1月27日)被聯合國定為“國際大屠殺紀念日”。1979年,遺址列入《世界遺産名錄》,警示後人防範極端主義與種族仇恨。


權威參考資料

  1. 美國大屠殺紀念館(U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
  2. 奧斯維辛-比克瑙國家博物館(Auschwitz-Birkenau Memorial and Museum
  3.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中心(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4. 耶魯大學大屠殺檔案項目(Yale University Holocaust Archives

網絡擴展解釋

奧斯維辛集中營是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建立的最大規模集中營系統,具有勞動、囚禁和種族滅絕功能。以下是其詳細解釋及曆史背景:

一、基本概述

奧斯維辛集中營(波蘭語:Obóz Koncentracyjny Auschwitz)位于波蘭南部奧斯威辛市,距離克拉科夫約60公裡。1940年4月由納粹黨衛軍領導人希姆萊下令建造,1945年1月27日被蘇聯紅軍解放。它被稱作“死亡工廠”,是納粹系統性屠殺猶太人、羅姆人、政治犯等群體的核心場所。

二、結構與功能

集中營分為三個主要部分:

  1. 奧斯維辛I:首個建立的營地,用于關押政治犯和進行人體實驗。
  2. 奧斯維辛II-比克瑙:最大滅絕中心,配備毒氣室和焚屍爐,約90%受害者在此喪生。
  3. 奧斯維辛III-莫諾維茨:強迫勞動營,囚犯為德國化工企業生産物資。

三、死亡數據與手段

四、解放與戰後影響

1945年蘇聯紅軍解放時,僅存約7000名瀕臨死亡的幸存者。戰後,波蘭将原址改建為博物館,并于1979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産。

五、曆史意義與現實啟示

奧斯維辛被視為人類曆史上最黑暗的篇章之一,象征着種族主義、反人類罪行的極端後果。其紀念活動強調:

如需了解更詳細數據或幸存者證詞,可參考來源網頁中的完整記錄。

别人正在浏覽...

鼇鼻百僞表背匠比落兵油子不着疼熱斥堠赤彘鬥戲椟丸方興未艾方志法套鳳歌焚屍扶危定傾幹瘠嫢嫢國别鶴子梅妻惶駭浣衣局降節殲殄簡重交禮桀壁機耕隊經子咎鼓悸罔絶漠絶長補短具象看看利名匙柳衢花市論笃録書平均差聘物前置詞侵偪榷場日幹夕惕杉材生的米突申敍燧象宿雨台傅台閣體天吳聽房童男微官享覜向午歇鞍缬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