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危定傾的意思、扶危定傾的詳細解釋
扶危定傾的解釋
謂在國家危殆将傾覆之時扶持之使安定。《周書·李基傳》:“ 太祖 扶危定傾,威權震主。”《明史·楊廷和梁儲等傳贊》:“扶危定傾,功在社稷。” 康有為 《上清帝第二書》:“任用偶誤,一切乖方,而欲倚之以扶危定傾,經營八表,豈不難乎!”亦作“ 扶危翼傾 ”。《周書·武帝紀下》:“昔 魏 室将季,海内分崩, 太祖 扶危翼傾,肇開王業。”
詞語分解
- 扶的解釋 扶 ú 攙,用手支持人或物,使不倒:攙扶。扶正。扶老攜幼。 幫助,援助:扶養。扶植。扶危濟困。 用手按着或把持着:扶梯。沙發扶手。 姓。 .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 定傾的解釋 使危險的局勢或即将傾覆的國家轉為穩定。《國語·越語下》:“夫國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傾,有節事。” 韋昭 注:“定,安也;傾,危也。” 漢 桓寬 《鹽鐵論·備胡》:“古者,明王讨暴衛弱,定傾扶危,則小
網絡擴展解釋
“扶危定傾”是一個漢語成語,具體解釋如下:
釋義
指在國家危殆、即将傾覆之時,采取措施扶持并使其恢複安定。常用于形容在重大危機中力挽狂瀾、匡救時局的行為。
出處與典故
-
曆史文獻
- 最早見于《周書·李基傳》:“太祖扶危定傾,威權震主。”
- 《明史》中也有記載:“扶危定傾,功在社稷。”
-
現代引用
韓國總統李明博曾在國情咨文中引用此成語,強調危機中的領導力。
用法與結構
- 語法功能:作謂語、賓語、定語,多用于描述時局或重大事件。
- 感情色彩:中性詞,側重客觀描述力挽狂瀾的行為。
- 結構特點:聯合式成語,四字結構。
例句
- 康有為《上清帝第二書》:“任用偶誤,一切乖方,而欲倚之以扶危定傾,經營八表,豈不難乎!”
- 現代詩歌:“磊落光明向秀麗,扶危定傾争毫厘。”
近義詞
- 匡時濟世:指挽救時局、救助世人。
- 力挽狂瀾:比喻盡力挽回危險的局勢。
補充說明
成語中的“危”指國家危難,“傾”象征政權或局勢的崩塌,整體強調在動蕩中恢複穩定的能力。其核心意義與“定亂持危”“救亡圖存”等詞有相似之處,但更突出“扶持”與“安定”的雙重行動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扶危定傾》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幫助危險或不穩定的情況,使其變得平穩、安定。這個成語由四個字組成,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 手:部首為手部,代表手的意思,有5畫;
- 丂:部首為又字底,代表手捧的意思,有3畫;
- 宀:部首為宀字底,代表室内的意思,有3畫;
- 廴:部首為廴字底,代表走路的意思,有3畫。
該成語來源于古代漢字的寫法,屬于繁體字。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相比有一些區别。例如,現代的“危”字寫作“危”,而古代寫法為“丂”。同樣地,現代的“定”字寫作“定”,而古代寫法為“廴宀”。
這個成語可以用在很多例句中。例如:
- 在困難時,我們應該互相扶危定傾,共同度過難關。
- 領導的及時幫助扶危定傾,使得項目能夠順利進行。
此外,可以根據需要将它組成其他詞語。例如:
- 扶危救急:幫助危難中的人,盡快解決問題。
- 扶危濟困:幫助處于困境的人,提供幫助和支持。
近義詞可以是“扶危救困”,反義詞可能是“養虎遺患”。
希望上述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