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幹夕惕”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拼音為rì gàn xī tì,形容從早到晚勤奮謹慎、不敢懈怠的狀态。其中“幹”通“乾”,意為自強不息;“惕”指小心謹慎。
二、出處與演變
三、結構與用法
四、注意事項
以上信息綜合自《漢典》、古籍用例及詞典釋義,完整内容可參考相關文獻來源。
《日幹夕惕》是一個成語,意思是白天努力工作,晚上警惕自己的行為和言論。它由四個字組成,分别是“日”、“幹”、“夕”、“惕”。下面分别介紹這些字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字形、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
1. “日”字的拆分部首是“口”,它有4畫; 2. “幹”字的拆分部首是“幹”,它有3畫; 3. “夕”字的拆分部首是“夕”,它有3畫; 4. “惕”字的拆分部首是“心”,它有11畫。
《日幹夕惕》一詞出自《論語·為政篇》。原文是:“日幹夕惕,颠覆是也。”意思是說在白天努力工作,晚上要警惕自己的行為,以免犯錯誤。
《日幹夕惕》的繁體字形如下:「日幹夕悕」。
在古代寫法中,“幹”字是用“旱”代替,“惕”字是用“敕”或“誓”代替。
例如,我們可以用它來組成例句:“他是一個日幹夕惕的人,所以工作非常認真。”
以“幹”字開頭的組詞有:幹勁、幹練、幹預。
近義詞有:白天用心、日理萬機。
反義詞有:隨便、敷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