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leasing to the ear] [話] 符合心意,聽着舒服
對群衆意見,順耳的要聽,不順耳也要聽
(1).和順悅耳。 三國 魏 曹丕 《與吳質書》:“高談娛心,哀筝順耳。” 唐 元稹 《祭亡妻韋氏文》:“況夫人之生也,選甘而味,借光而衣,順耳而聲,便心而使。”
(2).多指合乎心意,聽着舒服。 巴金 《沉落》:“從前有幾次我對他這種話也曾用心地聽過,可是如今聽起來總覺得有點不順耳。” 老舍 《二馬》第四段五:“ 馬威 聽着不順耳,賭氣子一推碟子,站起來,出去了。”
“順耳”是一個形容詞,指話語或聲音符合心意、聽起來令人感到舒適。以下是詳細解釋:
核心含義
指言語或聲音讓人感到愉悅、舒服,常用于形容符合聽者心意的表達。例如:“他說的話很順耳。”
延伸理解
除字面意義外,也可隱含“迎合他人喜好”的意味,如“順耳的話未必真實”。
曆史淵源
該詞最早見于三國時期,曹丕在《與吳質書》中寫道“哀筝順耳”,指樂聲和諧悅耳。唐代元稹的《祭亡妻韋氏文》中“順耳而聲”則進一步擴展為對生活體驗的形容。
現代語境
現代多用于評價語言表達,如“順耳的建議”指易于接受的勸告,但需注意其可能隱含的片面性。
順耳,意思是指聽起來舒適、和諧,令人感到愉悅的。這個詞通常用來形容聲音或言語。
順耳的部首是耳,表示與耳朵相關。它的總筆畫數是10畫。
“順耳”這個詞的來源于古代漢語,它是由兩個單字組成。其中,“順”表示順利、順從、和諧等意思;“耳”表示耳朵。合在一起,就形成了“順耳”的意思。
繁體字版的“順耳”為「順耳」。
古代漢字寫法中,“順耳”可以用不同的形式來書寫。例如:“順”字可以寫作“順”;“耳”字可以寫作“臤”或“而”。
1. 這首歌的旋律非常順耳,聽起來十分動聽。
2. 這件事的解決方法非常順耳,能夠得到大家的支持。
順耳的組詞有:
1. 順耳之言
2. 順耳風
3. 順耳話
4. 順耳旋律
近義詞包括:
1. 悅耳
2. 和諧
3. 好聽
4. 撫耳悅心
反義詞包括:
1. 刺耳
2. 吵鬧
3. 不順耳
4. 不和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