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鴿的意思、雛鴿的詳細解釋
雛鴿的解釋
[squab] 出生約四星期體重約一磅的小鴿
詞語分解
- 雛的解釋 雛 (雛) ú 幼小的鳥,生下不久的:雛雞。雛燕。雛兒。雛鳳。雛形。 筆畫數:; 部首:隹; 筆順編號:
- 鴿的解釋 鴿 (鴿) ē 鳥,品種很多,翅膀大,常成群飛翔。有的經人工馴化後能夠傳遞書信、常用做和平的象征:鴿子。和平鴿。信鴿。原鴿(鴿的一種,亦稱“野鴿”)。鹁鴿(鴿的一種,亦稱“家鴿”)。鴿哨。 筆畫數:
專業解析
雛鴿,指剛孵化出生不久的幼小鴿子,特指出殼後到羽毛基本長成、能獨立生活之前的幼鴿階段。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典釋義
-
基本定義
雛鴿(chú gē)指幼小的鴿子,尤指孵化後羽毛未豐、仍需親鳥哺育的幼鳥。《現代漢語詞典》明确标注其為“幼鴿”的俗稱,強調其生長發育初期的特征。
-
詞源與構成
- “雛”:本義指幼鳥,《說文解字》釋為“雞子也”,後泛指幼禽。
- “鴿”:鸠鴿科鳥類的通稱。
組合後,“雛鴿”特指鴿的幼體,屬偏正結構複合詞。
二、生物學特征
雛鴿通常指出殼4周内的幼鴿,需依賴親鴿分泌的“鴿乳”哺育。其典型特征包括:
- 體态:絨毛未褪,羽翼未豐,喙短而軟;
- 行為:行動笨拙,不具備飛行能力,需巢内栖息。
(參考: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中國鳥類志》)
三、文化與社會應用
- 食用價值
雛鴿因肉質細嫩,被視為滋補食材。清代《調鼎集》記載“乳鴿(即雛鴿)煨湯,益氣血”,現代營養學亦證實其高蛋白、低脂肪特性。
- 象征意義
在文學中常象征新生與希望,如魯迅《鴨的喜劇》以雛鴿隱喻生命力。
- 養殖分類
養殖業按日齡細分:
- 乳鴿(0-30日):完全依賴親鴿;
- 童鴿(30-60日):開始獨立采食。
(來源:中國農業出版社《鴿類科學養殖技術》)
權威參考文獻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 鄭光美.《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第三版). 科學出版社, 2017.
- 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志·特種畜禽志》.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21.
網絡擴展解釋
“雛鴿”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 年齡範圍
指從出殼至28日齡的鴿子,統稱為雛鴿。部分地區進一步細分:出生至10日齡稱“初雛”,10-20日齡稱“雛鴿”。
- 生理特征
出生約四周、體重約一磅(約0.45公斤)的小鴿,此時體型較小且羽毛未完全發育。
二、引申含義
在成語中,“雛鴿”比喻年幼或經驗不足的人,常用于形容剛進入某領域的新手或未成熟的個體。例如:“他在團隊中還是隻雛鴿,需要更多曆練。”
三、相關注意事項
- 飼養要點:雛鴿出生後需注意保溫,以确保存活率。
- 英文對應詞:英語中稱為“squab”或“squeaker”,特指幼年鴿。
四、發音與結構
- 拼音:chú gē,注音為ㄔㄨˊ ㄍㄜ。
- 漢字結構:“雛”與“鴿”均為左右結構。
如需進一步了解烹饪或養殖細節,可參考相關專業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哀咽白翳才疏志大查勘癡求叱咤蠢然出滞淹存納地壟鬥姥斷琴法元負屈銜冤跟步關連含冤賄讬家弟薦瘥羁鴻君體劇終考稽口語體燎祡靈華螺栓迷頓迷塗知反密筱木蘭船掊取迫制清士秦弄玉琴韻凄傷欺僞榮膴上道畬耕身故沈下石潭首陁殊瑰松花粉痰飲檀越天台宗蹄尾枉才妄男子僞化畏難苟安危砌蕪菁誤亂相差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