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固定配享。《宋史·仁宗紀二》:“庚子,議 太祖 、 太宗 、 真宗 廟并萬世不遷;南郊升侑上帝,以 太祖 定配,二宗疊配。”《宋史·禮志二》:“七年正月,詔南郊以 太祖 定配。”
(2).猶定親。 清 李漁 《風筝誤·賀歲》:“寧可遲些,決不肯草草定配。”
“定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根據使用場景不同有所區分,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配” 由“定”(确定、固定)和“配”(配對、搭配)組成,表示事物的配對關系固定且不可更改。常用于描述物品、制度或抽象概念的固定搭配,例如“祭祀禮制中的固定配享規則”。
固定配享(曆史用法)
指古代祭祀或禮制中,将某位人物或神靈與主祭對象固定搭配的儀式。例如《宋史》記載,宋代将太祖、太宗等皇帝在祭祀中“定配”于上帝,表示其地位不可替代。
定親(傳統用法)
在婚俗中表示“确定婚姻關系”。例如清代李漁在《風筝誤·賀歲》中提到:“甯可遲些,決不肯草草定配”,強調婚姻需慎重。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禮制或婚俗中的具體案例,可參考《宋史·禮志》或清代戲曲文獻。
定配是一個漢字詞彙,通常用來描述物品或人員的安排和匹配。它可以用來形容物品是否正确地安排在特定的位置上,或者人員是否合適地配備在特定的職位上。
定配的部首是宀(寶蓋頭部),它在字的左邊。字形的筆畫數為11,具體的寫法是先寫上面的左邊的「宀」部分,然後再寫右邊的「止」部分。
定配是現代漢語詞彙,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在繁體字中,定配的寫法為「定配」,與簡體字保持一緻。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它的發音是相似的,但字形可能有所不同。在古時候,「定」的寫法類似于現代字形,而「配」的寫法則更加簡單,它由四個點組成。
1. 他們把所有的文件都定配到了正确的位置上。
2. 主管人員根據員工的能力和特長來做出合理的定配。
定配可以組成其他相關詞彙,例如:
1. 定位:描述物品或人員在空間中的具體位置。
2. 配置:安排和布置物品或人員的組合。
近義詞:匹配、搭配、安排
反義詞:不匹配、不搭配、不安排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