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述録的意思、述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述録的解释

叙述,著录。 汉 蔡邕 《陈太丘碑文》:“ 河南 尹 种府君 临郡,追叹功德,述録高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述録”是“述录”的繁体或异体写法,现代汉语规范字形为“述录”。它是一个动词性复合词,由“述”和“录”两个语素构成,其核心含义是通过叙述来记录。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字义拆解与组合义:

    • 述 (shù): 本义为遵循、依照,引申为陈述、叙述、讲述。指将事情、道理或见闻有条理地说出来。《说文解字》:“述,循也。” 引申为阐述、记叙。
    • 录 (lù): 本义为用刀刻,后泛指记载、抄写、记录。《说文解字》:“录,刻木录录也。” 引申为记载言行、事件的文字或簿册。
    • 述录 (shùlù): 将“述”和“录”的意义结合,指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叙述,将事情、言论、事迹等记录下来。强调的是“说”与“写”的结合过程及其结果。
  2. 核心释义:

    • 通过叙述来记载: 这是“述录”最核心的含义。指用语言文字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历史事件、人物言行等讲述并记录下来。例如:“他详细述录了旅途中的奇闻轶事。”
    • 记载叙述内容的文字: 作为名词,指通过叙述方式记录下来的文字材料或著作本身。例如:“这本述录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3. 用法与语境:

    • 历史记载: 常用于指对历史事件、人物传记、口述历史等进行叙述性的记录。强调其记载方式是通过叙述(而非单纯罗列数据或客观描述)。
    • 见闻记录: 用于记录个人的经历、见闻、访谈内容等,带有主观叙述的色彩。
    • 学术著作: 有时用于指代以叙述方式阐述、记录某一领域知识或研究成果的著作(虽然不如“论述”、“记录”常用)。
    • 区别于单纯记录: “述录”比单纯的“记录”更强调叙述的过程和方式,通常包含讲述者的视角、组织和一定的解释性内容。
  4. 文献出处与权威参考: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作为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虽未单独收录“述录”词条,但明确收录了“述”和“录”的释义,其组合义符合汉语复合词的构成规律。商务印书馆出版。 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 (请注意,链接指向商务印书馆官网相关介绍页,非直接词条页,但来源权威)
    • 《汉语大词典》: 这部大型历史性汉语语文辞典收录了“述录”词条,释义为“叙述记录”。其引用的书证(如《宋史·艺文志》)证明了该词的历史使用。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 汉语大词典 (此为《汉语大词典》在线版官方网站,权威可靠)
    • 古代典籍用例:
      • 《宋史·艺文志》中著录有名为“述录”的书籍,如《唐录备阙》又名《唐录备阙述录》,体现了其作为记载性著作的名称用法。
      •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在引用前人注解时,有时会说明其来源是“述录”前人之说。

“述录”意指通过叙述的方式将事情、言论、事迹等记载下来,或指由此产生的记载性文字。它融合了“讲述”与“书写”的双重动作,强调记载的过程带有叙述者的视角和组织。该词在历史记载、见闻记录等语境中较为常见,其构成和含义得到权威汉语工具书(如《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的支撑,并在古代文献中有实际用例。

网络扩展解释

“述録”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shù lù,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来源解释如下:

基本解释

应用场景

  1. 文献整理:如史书、传记中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记载(如汉蔡邕《陈太丘碑文》中“述録高行”的用法)。
  2. 学术研究: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详细描述,注重客观性和全面性。
  3. 个人记录:对经历、感受的主观描述,常用于日记、回忆录等。

补充说明

建议结合权威词典(如汉典、查字典)进一步查阅具体例句和延伸用法。

别人正在浏览...

豹林谷豹子避风逼疾常月臣司愁絶锄钩带职大五金雕匮多方面蜚蛭广侈官橐核酸花胜诙优家畜娇软蛟绡纱介鲜积木九回曲寇叛跨蹍廉正廪生明皇溟涨僄急破字磬控清靡奇余区区绕弯儿热诚伤恻山面善群圣颜深烈沈密寡言设意豕腊势如劈竹诗坛实行谁堪天下莫敌跳行听候童角脱鞲湘剧闲往謏能谢候歇里歇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