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黍稷的意思、黍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黍稷的解釋

(1).黍和稷。為古代主要農作物。亦泛指五谷。《書·君陳》:“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晉 葛洪 《抱樸子·明本》:“珍黍稷之收,而不覺秀之者豐壤也。”

(2).《詩·王風·黍離》:“彼黍離離,彼稷之苗。”後因以“黍稷”為感歎古今興亡之典。 宋 韓琦 《寄題廣信君四望亭》詩:“古道入秋漫黍稷,遠坡乘晚下牛羊。” 王闿運 《上征賦》:“訪故 宋 之殿闕兮,宜黍稷之離離。”參見“ 黍離麥秀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黍稷是中國古代文獻中并稱的兩種重要糧食作物,其具體釋義如下:

一、植物學定義

  1. 黍(學名:Panicum miliaceum):屬禾本科黍屬,籽實呈淡黃色,顆粒大于小米,脫殼後稱“黃米”。《說文解字》記載“黍,禾屬而黏者也”,其特性適合釀酒或制作傳統糕點(參考來源:《漢語大詞典》)。
  2. 稷(學名:Setaria italica):即粟,俗稱小米,《爾雅》注解為“稷,粟也”;亦有學者認為古稱“稷”可能指高粱(參考來源:《中國農業百科全書》)。

二、曆史地位

黍與稷同為“五谷”核心組成,先秦時期是黃河流域主要農作物。《詩經·王風·黍離》以“彼黍離離,彼稷之苗”描繪農耕景象,反映二者在周代社會經濟中的基礎地位(參考來源:《中國農史》)。

三、文化象征

古代祭祀禮儀中,黍稷被列為“粢盛”之首。《禮記·月令》載“孟春之月,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食麥與彘,薦黍稷”,彰顯其作為祭品的禮制功能(參考來源:《十三經注疏》)。此外,“社稷”一詞以稷為政權象征,體現農耕文明的政治倫理(參考來源:《中華文明史》)。

網絡擴展解釋

黍稷是中國古代重要的糧食作物,具體含義和區别如下:

一、基本定義

  1. 黍(shǔ):又稱“糜子”,去殼後稱黃米(糯小米),具有黏性,適合釀酒或制作糕點。
  2. 稷(jì):即粟,俗稱小米,無黏性,主要用于煮粥、蒸飯,是古代北方的主食。

二、植物學特征

三、文化象征

  1. 農業象征:黍稷合稱代表五谷,象征農業豐收和國家富饒。
  2. 文學意象:《詩經·王風·黍離》以“黍稷”寄托朝代興亡的感慨,成為經典典故。

四、現代應用

黍稷是古代“五谷”的核心作物,黏性差異決定用途分化,并承載着深厚的農耕文化内涵。

别人正在浏覽...

擺談白徒謗诮摽舉筆底超生撥捐菜油澄爽待差丹躁疐跋地洞蠹居棊處敦適風水先生趕騷感唏公共課關木哈敦候補萑蘭喚仗颒沐豁啷啷奸臣當道踐跚加數金犢憬然驚心怵目課易軖車狂疎榔梅練師犂掃卵球落後賣乖乖唛頭梅花參麋臡摩按偏鑒疲頓乾男契苾绻慕深覆耍嘴庶妃斯翚嘶唧隨波逐塵托運外積網羅無由鮮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