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代指堅車、良馬。 漢 劉向 《列女傳·楚接輿妻》:“若受人重祿,乘人堅良,食人肥鮮,而将何以待之。” 宋 黃庭堅 《辛酉憩刀坑口》詩:“廣道策堅良,熙熙集於苑。”參見“ 堅車 ”。
(2).堅固精良。 明 李東陽 《重建阙裡廟成謝表》:“材幹堅良,工製精密。” 嚴複 《原強續篇》:“兵雖烏合,戰則可以日精;将雖愚怯,戰則日來智勇;器雖苦窳,戰則日出堅良。”
“堅良”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指堅固的車輛和優良的馬匹。這一含義源自古代文獻,常用于形容出行工具的優越性。例如:
多用于描述器物、建築或軍事裝備的質地優良。例如: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堅良”引申為“堅定正直、品行良好”,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古籍或主流文獻,可能是當代的語義擴展,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滬江線上詞典等來源。
“堅良”是一個形容詞,意思是堅定正直、善良。這個詞常用來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忠誠正直。
“堅良”這個詞的部首是“土”,表示與土相關的事物。在“堅良”這個詞中,“土”是指人們的品德,也可以理解為地方。
根據《漢字筆畫字典》的筆畫數統計,拆分“堅”字可以得到⻄(2畫)和土(3畫),總計5畫;拆分“良”字可以得到⺼(4畫)和亮(7畫),總計11畫。
“堅良”是古代漢字的一種表達方式,其來源于《詩經·小雅·堅石》一篇中的“堅石異狀”一句,通過引申比喻而成為形容人品正直善良的詞語。
在繁體字中,“堅良”的寫法保持不變,依然是“堅良”。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以“堅良”為例,古時候的寫法為:“堅良”。在這個寫法中,與現代不同的是,“堅”字的部首為“土”而不是“走”,而“良”字也沒有變化。
1. 他一直保持着堅良的品德,深受大家的尊敬和喜愛。
2. 古代的聖人展現了堅良的品質,成為我們學習的榜樣。
3. 在困難面前,隻有堅良的人才能夠順利度過。
1. 堅定:形容對事物有堅定的信念和态度。
2. 良心:指人内心中的道德準則和自我約束力。
3. 堅忍:形容人在困難面前能夠堅持不放棄。
1. 善良:指人的本性善良、正直,與“堅良”意義相近。
2. 忠誠:形容人對事物忠心耿耿、堅定不移。
3. 正直:指人守正道、言行一緻,具有堅定的品德。
1. 邪惡:指人心靈堕落、行為惡劣的狀态,與“堅良”意義相反。
2. 不義:指人行為不正、不公正,與“堅良”相互對立。
3. 不良:形容人品質不佳、行為不端正,與“堅良”相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