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墩台的意思、墩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墩台的解釋

報警台。 明 黃瑜 《雙槐歲鈔·車戰器械》:“車騎連雲砲震雷,邊牆如月接墩臺。”《明史·楊博傳》:“又以暇修築 肅州 榆樹泉 及 甘州 平川 境外 大蘆泉 諸處墩臺,鑿 龍首 諸渠。”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墩台”一詞的含義根據上下文可分為曆史軍事用途和現代橋梁工程兩類,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曆史軍事中的含義(古代用法)

  1. 報警台/烽火台
    在明代文獻中,“墩台”指邊境設置的報警設施,用于傳遞軍事信號。例如《明史·楊博傳》提到修築墩台并開鑿水渠,說明其軍事防禦作用。這類設施通常在高處或要沖位置,通過煙火、旗幟等方式傳遞信息。

  2. 邊防體系組成部分
    清代初期在邊境設立墩台營房,遇敵情時守軍通過舉煙、鳴炮等方式預警。現今一些地名(如“三台子”“田莊台”)即源于此制度。

二、橋梁工程中的含義(現代用法)

  1. 橋墩與橋台的合稱
    墩台是橋梁底部支撐結構的總稱,包括:

    • 橋墩:位于橋梁中部,支撐橋跨結構,分散荷載至地基。
    • 橋台:位于橋梁兩端,連接路堤,兼具擋土和穩定路堤的功能。
  2. 作用與重要性
    墩台直接關系橋梁安全,需承受上部結構荷載(如車輛、自重),并通過設計确保荷載有效傳遞至地基。其施工質量影響橋梁壽命,常見于河道、山谷等複雜地形。

三、其他引申含義

在成語中,“墩台”比喻事物根基穩固(如“根基如墩台”),但此用法較少見且多出自低權威來源。

如需更詳細的技術規範或曆史案例,可參考橋梁工程文獻或《明史》相關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墩台(dūn tái)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一種用來支撐或升高物體的台子。下面來逐一解析墩台這個詞。 1. 拆分部首和筆畫: - 墩:土(tǔ) + 宀(mián) - 台:口(kǒu) + 大(dà) 2. 來源: 墩台的來源比較簡單,墩意為墊高或增加高度的支撐物,台則指的是平面或平台。墩台可以用來修建水池、場館、建築物等。 3. 繁體: 繁體字“墩臺”也可以用來表示墩台。 4.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有一種叫“隸書”的字體,墩台在隸書中的寫法略有不同,但字意相同。 5. 例句: - 請給我找一個墩台,我想要把這個花盆放在更高的位置。 - 工人們正在搭建墩台,準備施工。 6. 組詞: - 墩子(dūn zǐ):墩台的小型形式,通常用于壘砌庭院牆壁等。 - 水墩(shuǐ dūn):用于修建高處的水井或水池的墩子。 - 地墩(dì dūn):用于建造橋梁或高架道路支撐的墩子。 7. 近義詞: 墩台的近義詞包括台子、高台、平台等,形容類似的用途和形式。 8. 反義詞: 墩台的反義詞比較難以界定,因為它通常是提高物體高度的工具或結構,沒有一個明确的相反概念。 希望以上解析能夠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隨時告訴我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