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閤的意思、书閤的详细解释
书閤的解释
同“ 书阁 ”。《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三年》:“及帝崩, 继恩 白后至中书召 端 ,议所立。 端 前知其谋,即紿 继恩 ,使入书閤检 太宗 先赐墨詔,遂锁之,亟入宫。”
词语分解
- 书的解释 书 (書) ū 成本的著作: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信:书信。书札。书简。书函。 文件:证书。说明
- 閤的解释 閤 é 閤 é 均见“??”。 笔画数:; 部首:門;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书閤(书阁)释义
一、基本释义
“书閤”是“书阁”的异体写法,指古代藏书、读书或处理文书的场所。“閤”同“阁”,意为楼阁、小室,常指宫廷或私家藏书处。例如:
《汉语大词典》释“书阁”为“收藏书籍的地方”,特指宫廷藏书机构(如唐代集贤殿书院)或文人书斋 。
二、文化内涵
- 藏书功能
唐宋时期,“书阁”多指官方藏书机构,如唐代设集贤殿书院,宋代有龙图阁、天章阁等,典藏典籍、档案及帝王御书 。
- 文人书斋象征
明清后渐指私家书斋,如明代文徵明《拙政园图咏》中的“书阁”,体现文人雅士藏书、治学的空间 。
三、词源演变
- 字形:“閤”为“阁”的异体,《说文解字》注“阁”为“门旁户”,引申为独立建筑。
- 文献用例:
- 唐代白居易《秘书省后厅》:“槐花雨润新秋地,桐叶风翻欲夜天。尽日后厅无一事,白头老监枕书眠。” 暗指秘书省书阁的清幽 。
- 宋代陆游《书巢记》:“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谓之书巢。” 书巢即书阁的别称 。
四、相关概念
- 同义词:书楼、书斋、芸阁(“芸”指防虫芸香,喻藏书处)。
- 文化意象:象征知识传承与隐逸文化,如宁波“天一阁”体现明清藏书楼典范 。
权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ISBN 9787100011547)
- 《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 《全唐诗》(中华书局点校本)
- 《陆游集》(中华书局,ISBN 9787101003237)
- 《中国古代藏书楼研究》(傅璇琮、谢灼华主编,中华书局)
网络扩展解释
“书閤”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汉语词汇,通常可理解为“书阁”的异体写法。以下是详细解释:
1.字义拆分
- 书(書):指书籍、文书,或与书写相关的活动。
- 閤:古同“阁”,读作gé,指楼阁、小房间,常用于表示藏书、休憩的场所。
2.整体含义
“书閤”即“书阁”,指存放书籍的楼阁或房间,类似现代的书房、藏书室,也可指古代官方藏书机构(如宫廷藏书阁)或文人雅士的书斋。例如:
- 唐代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中“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的“蓬莱宫”即包含类似藏书功能的建筑群。
- 宋代宫廷设有“秘阁”,专藏珍贵典籍,可视为“书閤”的一种形式。
3.用法与语境
- 文学性:多见于古文、诗词,强调雅致或规模较大的藏书空间。
- 功能性:不同于普通书房,可能特指有专人管理、收藏丰富的场所。
4.与“书斋”的区别
- 书斋:更偏向私人读书、写作的小空间,规模较小。
- 书閤:侧重藏书功能,可能为公共或半公共性质,规模较大。
若您是在古籍中遇到此词,建议结合上下文进一步分析具体所指场景或建筑。
别人正在浏览...
百称板渚弊习春瘟黜抑點中鼎镬儿媳妇儿風狀愤愧圭表骨肉何啻惶促徽钦佳对剑树蠘蟹金舌蔽口进退锦西风集邮册絶壁困敦懒懒蓝莹莹兰兆劳兵灵闺謧詍略多于緑字苗田凝眺弄椀女直字杷柄牌座千军万马乾哭乾啼湿哭乔诘青箱学穷变柔融上天梯食不暇饱收锣罢鼓随园泰清通过蛙鸣狗吠五德吴羹遐邦厢蓝旗香水梨消声狭迫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