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rotch of a tree] 樹木的分枝處
亦稱“ 樹杈把 ”。樹枝的交彙處。 田漢 《洪水》第二場:“誰想到我們今年要在屋頂上、樹杈上和土堆上過中秋哩。”《中國民間故事選·荨麻與艾蒿》:“她趕緊跑進房子後面的果樹園子,跐蹓跐蹓很快地爬上了結滿甜桃的樹杈把上。”
“樹杈”是一個漢語詞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如需更多例句或學術引用,可查看來源網頁(如滬江詞典、漢典)。
《樹杈》指的是樹木的枝幹部分。
《樹杈》由木字旁和支字旁組成,木字旁是左邊的部首,支字旁是右邊的部首。
拆分後的筆畫順序為:木字旁有4劃,支字旁有12劃。
《樹杈》一詞最早出現于《爾雅·釋木部》。在古代漢語中,用來形容樹木的分支狀部分。
《樹杈》的繁體字是「樹枝」。
在古代漢字中,「樹杈」的寫法并非現代所見。在《說文解字》中,「樹」字的形狀是刻畫了一顆大樹的形态,而「杈」則描繪了樹枝的形狀。
1. 樹杈上停滿了鳥兒。
2. 孩子們喜歡爬上樹杈玩耍。
1. 樹幹:指樹木的主幹部分。
2. 樹葉:指樹木的葉子部分。
3. 樹根:指樹木的生長在地下的根部。
1. 樹枝:與「樹杈」意義相近,都指樹木的分支。
2. 樹梢:指樹木頂部的枝條。
樹幹:與「樹杈」相對,指樹木的主幹部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