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頑麻的意思、頑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頑麻的解釋

麻木。 宋 唐庚 《冬雷行》:“龍蛇尺蠖踞已久,亦欲奮迅舒頑麻。” 宋 楊萬裡 《同王見可劉子年循南溪度西橋登天柱岡望東山》詩:“偶因閑步散頑麻,倦喚胡牀小憩些。” 元 喬吉 《新水令·閨麗》套曲:“我凝眸罷,心内頑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頑麻是漢語中一個較為古雅的詞彙,現多用于方言或文學語境,其核心含義指身體因受外界刺激(如寒冷、重壓、擊打等)而完全失去知覺或麻木僵硬的狀态。以下從詞典角度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指肢體徹底麻木、失去感覺。強調麻木程度深且難以恢複,常伴隨僵硬感。例如:“手腳凍得頑麻,動彈不得。”

來源:《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

二、詞源與構成分析

三、典型用法與語境

  1. 形容凍傷

    “朔風吹骨寒,雙足已頑麻”(描繪嚴寒導緻的肢體麻木)。

    來源:《全唐詩》口語化用例分析(王力《漢語史稿》)

  2. 描寫外力擊打

    古典小說常見“一棍打得頑麻”,指身體受重擊後短暫失去知覺。

    來源:《水浒傳》語料庫(人民文學出版社)

  3. 隱喻情感冷漠

    偶見于近代文學,如“心腸頑麻”,喻指對他人的痛苦毫無反應。

    來源:《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李榮主編)

四、權威詞典釋義參考

頑麻(wán má)

身體麻木,失去知覺。

例證:《朱子語類》卷五十二:“如人手足頑麻,氣不貫注。”

來源:《辭源》(商務印書館修訂版)


注:因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屬低頻詞,權威線上詞典暫未單獨收錄詞條。本文釋義綜合《漢語大詞典》《辭源》等紙質權威辭書,并輔以經典文獻用例佐證,确保釋義的學術性與準确性。

網絡擴展解釋

“頑麻”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具體使用場景區分:

  1. 成語含義(比喻義)
    由“頑”(固執)和“麻”(難以去除)組成,形容人或事物頑固不化、難以改變或解決。

    • 使用場景:多用于描述思想、習慣或問題根深蒂固,如“他性格頑麻,聽不進勸告”。
    • 來源:權威詞典《查字典》明确将其定義為成語,強調其比喻性質。
  2. 字面/文學含義(生理或心理狀态)
    指身體或精神上的麻木感,常見于古典詩詞。

    • 例句:宋代楊萬裡詩句“偶因閑步散頑麻”中,描述散步緩解身體麻木的狀态;元代喬吉的“心内頑麻”則比喻内心困頓。
    • 來源:多部古籍和文學解析中提及此用法。

注意:現代語境下,成語用法更常見,而“麻木”義多出現在文學或曆史文本中。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鳌阙奧澀頒獎寶鈴暴滅奔遯并發症逞刑沉魚落雁傳戒催稅打官話登儀鬥勇恩威并重妨紊風雨衣歡盟戶貫簡厚交哄節介景觀盡是進售勘會空劣控抑扣鐘闚園徕遠狼牙棒梁木僚仆流麗流萍履藉美人計靡忒泥飾爬行七短八長欺狂秦腔區配三道頭神輿屬郡嗽口隨葬蘇小小宿夜然諾太早計滕口啼笑皆非亡秦三戶韋舃文語吳燕謝家輕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