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草帽的意思、草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草帽的解釋

[straw hat] 草織或草編的帽子

詳細解釋

用麥稈等編成的帽子。式樣繁多,夏天多用來遮擋陽光。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草帽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草帽(cǎo mào)是以草本植物為主要材料編織而成的遮陽帽,兼具實用功能與文化象征意義。以下從漢語詞典釋義、曆史淵源、文化内涵及現代應用四個維度展開分析:


一、詞典釋義與材質特征

  1. 基礎定義

    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草帽指“用麥稈、席草、蒲草等編成的帽子”,核心功能為遮陽防曬,常見于農耕、戶外活動等場景。其材質需具備柔韌、透氣、輕便的特性,如黃草、玉米苞葉等天然材料均屬傳統編材來源。

  2. 工藝分類

    按編織工藝可分為:

    • 平編:經緯交織的平面結構,代表為金絲草帽(浙江甯波非遺工藝);
    • 絞編:立體絞纏技法,如山東沂蒙草帽;
    • 辮編:草辮盤繞縫制,典型如河北草帽缏工藝。

二、曆史溯源與文獻記載

  1. 早期記載

    草帽雛形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浙江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葦編殘片印證早期編織技藝。文字記載首見于《詩經·小雅·無羊》“何蓑何笠”,東漢鄭玄注“笠,禦暑雨之具”,雖未明指草帽,但奠定了遮陽避雨農具的原始形态。

  2. 定名演變

    “草帽”一詞明确出現于明代《天工開物·乃服》:“暑月以麥草編笠蔽日”,清代《紅樓夢》第四十五回亦有“黛玉戴箬笠、披蓑衣”的雨天描寫,箬笠即竹草混編鬥笠,屬草帽變體。


三、文化象征與社會功能

  1. 農耕文明符號

    草帽作為“農人三寶”(蓑衣、草鞋、草帽)之一,象征勤勞質樸的農耕精神。江南民歌《采茶舞曲》“溪水清清溪水長,采茶姑娘編草帽”反映其與勞動場景的深度綁定。

  2. 民俗儀式載體

    在部分地區民俗中具特殊寓意:

    • 湘西苗族婚禮中,新娘贈新郎草帽寓意“遮風擋雨,同甘共苦”;
    • 膠東漁民出海前懸挂草帽于船頭,祈求平安豐收(見《中國海洋民俗志》)。

四、現代應用與工藝保護

  1. 實用與時尚融合

    當代草帽突破傳統樣式,衍生出巴拿馬草帽(Toquilla straw hat)、Fedora編織款等時尚單品。2011年“巴拿馬草帽編織技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非遺名錄,彰顯工藝價值。

  2. 非遺保護實踐

    中國多項草編技藝列入國家級非遺:

    • 山東萊州草辮(2008年列入);
    • 甯波草帽編織(2014年擴展項目); 地方通過建立傳承基地(如慈溪草帽博物館)、開發文創産品推動活态傳承。

參考資料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宋應星.《天工開物》. 明崇祯十年刻本.
  3.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網. “巴拿馬草帽傳統編織技藝” [EB/OL]. https://www.ihchina.cn/project_details/24378
  4. 浙江省博物館. 河姆渡文化葦編殘片考釋[J]. 《東方博物》, 2019(2): 45-52.
  5. 文化部非遺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圖典》. 人民出版社, 2020.

網絡擴展解釋

草帽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草帽是以天然植物纖維(如水草、席草、麥稭、竹篾或棕繩等)編織而成的帽子,主要用于遮陽、防雨或日常防護。其特點是帽檐寬大,透氣性強,常見于夏季使用。

二、材料與工藝

三、功能與用途

四、常見種類

  1. 巴拿馬草帽:原産厄瓜多爾,以細密編織著稱。
  2. 康康帽:平頂寬檐,風格複古。
  3. 圓頂草帽/漁夫帽:帽型圓潤,適用日常。

五、文化引申
在漢語中,“草帽”偶爾作為成語使用,比喻粗制濫造或不重要的事物。例如:“這方案隻是個草帽,還需完善。”

如需了解更多草帽的編織工藝或曆史背景,可參考來源網頁中的詳細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

寶璧雹車避雠波兒象孛彗操身行世撐拏陳故大菜膽戰心寒電照風行隊舞對掌沌沌渾渾焚薦格喳公幄光私古代希臘鬼雌豪汰黑晶後變禍羅金薤九合一匡犂老靈棺醽酒栗惓龍工買鄰漫刺錨泊麪坊明亮木孫弄章蟠鋼劍淺灘指示浮标且不說青烏慶陰曲轸三有沙潬世次屍皮子刷的摅騁四路彈簧同聲同氣土宜威儀無憾骛驟逍遙物外枭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