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同掌管。《南史·孔珪傳》:“﹝ 珪 ﹞與 江淹 對掌辭筆。” 金 劉著 《次韻王子慎玉田道中》:“絲綸對掌驚三雋,樽酒更酬失四愁。”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内閣·東西王李》:“二 王 ( 王英 、 王直 )同官詞林,對掌制誥,并至尚書。”
"對掌"一詞在漢語中屬于古語詞,具有以下兩個核心義項:
一、雙手合掌的動作 該義項源自佛教儀軌,指雙掌相合置于胸前的禮儀動作。例如《法苑珠林》記載:"比丘入衆時,當整衣對掌,恭敬禮拜。"這種姿勢象征虔敬與專注,後延伸至世俗生活,成為傳統揖禮的組成部分。宋代《五燈會元》亦有"合十對掌,默然心通"的記載。
二、共同執掌事務 作為古代職官術語,特指兩人共同掌管某項重要職責。《周禮·天官》鄭玄注雲:"冢宰、司徒對掌邦治,如左右手之相協。"這種制度設計常見于六部制官署,如唐代實行尚書左右仆射"對掌機密"的輔政制度,見于《唐六典·尚書省》的職官記載。
該詞現代多用于文學創作或曆史研究領域。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特别強調其構詞特征:"從又,象兩手相對形",揭示其造字本義。
“對掌”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一、核心釋義 拼音為duì zhǎng,本義指共同掌管,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
二、引申與用法
三、例句參考
提示:若需更多古籍例證或現代用法,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相關遊戲說明(綜合-7)。
百星白越傍明報喪冰山逼聳朝省床裙串演當頭棒帝皇凍雪泛僄飛來翦泔淡感今懷昔股權毫芒河溓海晏和盤托出荒絕晃曜疆圻簡汰芥菜嗟唶近郊酒算局方坎兒可蠢榼榼來情淚葉掠影浮光錄入麻勃矛渝門帖釀雪昵幸辟闾疋馬聘選清雲親交全神貫注繞彎子任氣乳跽三寸氣喪娶舌本市房十六字訣素瓷肅泐俗談糖梨帑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