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舉的意思、恩舉的詳細解釋
恩舉的解釋
恩賜舉人。 清 代凡鄉試畢三場而未中式的八十歲以上的士子,分别貢、監生員,合例者請旨賞給舉人或舉人副榜,稱恩舉。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一:“這位舉人姓 陳 ……他年紀已經老了,接連下了十好幾科都不能及第,但到最後的一科也就公然中了。中的雖然是恩舉,當然也是很光耀的事。”
詞語分解
- 恩的解釋 恩 ē 好處,深厚的情誼:恩愛。恩賜。恩寵(指帝王對臣下的優遇和寵幸)。恩德。恩典。恩惠。恩仇。感恩。開恩。 仇怨 筆畫數:; 部首:心; 筆順編號:
- 舉的解釋 舉 (舉) ǔ 向上擡,向上托:舉頭。舉手。舉重。舉棋不定。 動作行為:舉止。輕而易舉。 發起,興辦:舉義。舉辦。創舉。 提出:舉要。舉例。 推選,推薦:推舉。薦舉。 全:舉國。舉世。舉家。 古代指科
網絡擴展解釋
“恩舉”一詞根據不同的語境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具體使用場景理解:
一、成語含義(常見用法)
指對他人給予的恩惠或幫助進行回報,強調感恩與回饋的行為。
- 構成:“恩”代表恩德、情誼,“舉”表示行動或回報。
- 示例:如他人危難時伸出援手,受助者日後通過行動報答,即屬“恩舉”。
- 延伸:常用于道德教育或傳統文化中,提倡知恩圖報的美德。
二、清代科舉制度中的特殊含義
指對高齡未中舉的士子給予的功名賞賜,屬于特定曆史背景下的制度。
- 適用條件:
- 參加鄉試(省級科舉考試)且完成三場考試;
- 年齡達80歲以上;
- 符合資格的貢生、監生或生員。
- 形式:由皇帝特批授予舉人或副榜舉人頭銜,如郭沫若在《我的童年》中提及的陳姓舉人案例。
使用場景建議
- 文學/曆史語境:需結合清代科舉背景,避免與現代成語混淆。
- 日常交流:多指代知恩圖報的行為,使用時需明确上下文。
如需進一步考證曆史制度細節,可查閱清代科舉相關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恩舉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