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脫維亞的意思、拉脫維亞的詳細解釋
拉脫維亞的解釋
東歐國家。臨波羅的海。面積637萬平方千米。人口2504萬(1995年)。首都裡加。地形以平原和丘陵為主。屬海洋性氣候。經濟以工業為主,主要有機械制造和金屬加工等。畜牧業發達,養蜂普遍。
詞語分解
- 拉的解釋 拉 ā 牽,扯,拽:拉車。拉網。拉下馬(喻使某人下台)。 用車載運:拉貨。 使延長:拉延。拉伸。 排洩糞便:拉屎。 聯絡:拉攏。拉幫結夥。 摧折:摧枯拉朽。 帶領轉移:把部隊拉出去。 牽引樂器的某一部
- 亞的解釋 亞 (亞) à 較差:他的體力不亞于你。 次一等:亞軍。亞聖。 原子價較低的,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一個氫原子或氧原子的:硫酸亞鐵。 指“亞細亞洲”(位于東半球的東北部,簡稱“亞洲”):東亞。 筆畫數:
網絡擴展解釋
以下是關于“拉脫維亞”的詳細解釋:
一、詞源與國名含義
“拉脫維亞”國名源自民族語,意為“铠甲”或“金屬制的服裝”,象征民族的曆史堅韌性。
二、地理位置
拉脫維亞位于波羅的海東岸,北接愛沙尼亞,南鄰立陶宛,東與俄羅斯接壤,東南與白俄羅斯交界,西臨波羅的海,海岸線長498公裡。國土面積約6.46萬平方公裡,以平原和丘陵為主,平均海拔87米,屬海洋性向大陸性過渡的氣候。
三、曆史沿革
- 早期曆史:10世紀建立封建公國,12世紀末被日耳曼十字軍侵占,後曆經瑞典、波蘭立陶宛聯邦統治。
- 近現代:1710年被俄羅斯帝國吞并,1918年11月18日首次獨立,1940年并入蘇聯,1991年8月22日恢複獨立。
- 國際地位:2004年加入歐盟和北約,2007年成為申根區成員國。
四、國家概況
- 政治體制:議會制共和國,首都為裡加(波羅的海地區重要經濟文化中心)。
- 人口與民族:2023年人口約188.2萬,以拉脫維亞族(60%)和俄羅斯族(25%)為主,是多民族國家。
- 經濟:高收入資本主義國家,以服務業、制造業(機械、木材加工)和農業為支柱,旅遊業發展迅速。
五、文化與社會
- 語言與宗教:官方語言為拉脫維亞語,主要宗教為路德教派。
- 社會特點:女性比例略高(約54%),因男性平均壽命較短(60歲左右),中老年女性比例顯著。
- 文化遺産:裡加曆史中心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
如需更完整信息,來源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标題:拉脫維亞:一個國家的名字
拉脫維亞(lā tuō wéi yà),是一個東歐國家的名字,位于波羅的海東岸。首都是裡加。下面我們來拆分一下它的部首和筆畫:
部首拆分:拉(拉字旁) 脫(月字旁) 維(纟字旁) 亞(亻字旁)
筆畫拆分:拉(7畫) 脫(10畫) 維(7畫) 亞(6畫)
拉脫維亞這個名稱來自于拉脫維亞語“Latvija”,本意是指這個地區的原住民拉脫維亞人。在繁體字中,拉脫維亞這個詞的寫法為“拉脫維亞”。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對于拉脫維亞這個地區,多用“愛沙尼亞”來表示,而沒有單獨使用拉脫維亞這個名稱。
一些使用拉脫維亞這個詞的例句:
1. 拉脫維亞是一個美麗的國家,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
2. 我計劃明年去旅遊,拉脫維亞是我的首選目的地。
一些與拉脫維亞相關的詞語:
組詞:拉脫維亞語、拉脫維亞人、拉脫維亞文化
近義詞:拉脫維亞*********、拉脫維亞國
反義詞:波羅的海、俄羅斯
總結一下,拉脫維亞是一個東歐國家的名字,部首拆分為“拉脫維亞”,筆畫拆分為“拉脫維亞”。是一個由拉脫維亞語“Latvija”演變而來的名稱,繁體字寫法為“拉脫維亞”。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常用“愛沙尼亞”來表示這個地區。例句中可以看出,拉脫維亞是一個美麗的國家,也是旅遊的熱門目的地。與拉脫維亞相關的詞語有拉脫維亞語、拉脫維亞人、拉脫維亞文化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