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歲的意思、潦歲的詳細解釋
潦歲的解釋
水澇之年。 漢 桓寬 《鹽鐵論·毀學》:“ 包丘子 不免於甕牖蒿廬,如潦歲之蛙,口非不衆也,然卒死於溝壑而已。”
詞語分解
- 潦的解釋 潦 ǎ 雨水大。 路上的流水,積水:潦水。 潦 à 古同“澇”,雨水過多,水淹。 潦 á 〔潦河〕水名,在中國河南省西南部。亦稱“垢河”。 〔潦倒〕a.落拓不羁,舉止不自檢束;b.頹喪,失意。 〔
- 歲的解釋 歲 (歲) ì 年:歲首。歲暮。歲夕(即“除夕”)。歲除(年終)。歲闌(一年将盡的時候)。 一年的收成,年景:歲兇(年成歉收)。歉歲(收成不好的年份)。 年齡:年歲。周歲。 星名:歲星(即“木星”。)
網絡擴展解釋
“潦歲”是一個漢語詞語,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詞義解釋
- 基本含義:指水澇之年(即因雨水過多導緻洪澇災害的年份)。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
讀音争議
- 拼音存在兩種常見标注:
- lào suì(見于、3、4、5、6、9),符合“潦”字在表示“雨水過多”時的讀音(如“潦水”)。
- liáo suì(見于),可能是因“潦”字多音(另有liáo音,如“潦草”“潦倒”)産生的誤讀。
文獻出處
- 最早見于漢代桓寬的《鹽鐵論·毀學》:“包丘子不免於甕牖蒿廬,如潦歲之蛙,口非不衆也,然卒死於溝壑而已。”
此處用“潦歲之蛙”比喻困境中空有數量卻無實際生存能力的狀态。
用法提示
- 屬古語詞彙,現代語境中一般用“洪澇年”“水災年”等替代。
- 無廣泛使用的近義詞或反義詞記錄。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鹽鐵論》原文或古代漢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潦歲
潦歲(liáo suì)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在漢語中有着特定的意思。該詞的拆分部首是“氵”和“歲”,筆畫數分别為三畫和八畫。
《潦歲》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時候,人們用“潦”來描述水流湍急、聲音小而悲傷的情景。而“歲”則表示歲月的流轉和時間的更疊。綜合在一起,潦歲就形容一個人的一年徒然而過,或者表示某個時期或年份過得不盡如人意。
在繁體字中,潦歲的寫法為 “澇歲”。
根據古時候的漢字寫法,潦歲可以寫作“潦歲”。在這種寫法下,“水”字的部首采用“氵”,表達出水的湧動和湍急。而“歲”字的古代寫法中“彐”表示頭部,以象征歲月的過去和更疊。
以下是一個關于潦歲的例句:
今年對于他來說是一個潦歲,事業和家庭都遭遇了挫折。
潦歲的近義詞包括:徒勞歲月、虛度光陰、一年黯然、悔恨之年。
潦歲的反義詞可以是:豐收年、欣欣向榮、一年順利、喜慶之年。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