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歲的意思、潦歲的詳細解釋
潦歲的解釋
水澇之年。 漢 桓寬 《鹽鐵論·毀學》:“ 包丘子 不免於甕牖蒿廬,如潦歲之蛙,口非不衆也,然卒死於溝壑而已。”
詞語分解
- 潦的解釋 潦 ǎ 雨水大。 路上的流水,積水:潦水。 潦 à 古同“澇”,雨水過多,水淹。 潦 á 〔潦河〕水名,在中國河南省西南部。亦稱“垢河”。 〔潦倒〕a.落拓不羁,舉止不自檢束;b.頹喪,失意。 〔
- 歲的解釋 歲 (歲) ì 年:歲首。歲暮。歲夕(即“除夕”)。歲除(年終)。歲闌(一年将盡的時候)。 一年的收成,年景:歲兇(年成歉收)。歉歲(收成不好的年份)。 年齡:年歲。周歲。 星名:歲星(即“木星”。)
專業解析
潦歲(liáo suì)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遭受水災、莊稼歉收的荒年。該詞由“潦”與“歲”組合而成:
- 潦(liáo):本義指雨水過多形成的大水、積水,引申為水災、澇災。《說文解字》釋“潦”為“雨水大也”。
- 歲(suì):本義指木星(歲星),後引申指年、年成、一年的農業收成。如《左傳》有“國人望君如望歲焉”,其中“歲”即指收成。
因此,“潦歲”字面即指因雨水泛濫成災而導緻農作物歉收或絕收的年份。它屬于書面語,常見于古代文獻,用以描述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産和社會經濟的嚴重影響。
權威釋義參考:
-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潦歲:水災之年;荒年。”
- 《辭源》(第三版):“潦歲:水災之年。潦,雨水過多成災。”
示例與用法:
該詞多見于古籍記載,例如:
- 《管子·五輔》:“天時不祥,則有水旱……地道不宜,則有饑馑……人道不順,則有禍亂。此三者之來也,政召之……故曰:明主之治也,上稽之天,下揆之地,中稽之人……故無水旱之災、無饑馑之疾、無禍亂之患,謂之至治。” 其中“水旱之災”即包含“潦歲”所指的水災荒年。
- 《後漢書·五行志》等史書在記錄自然災害時,常用類似詞彙描述災情。
“潦歲”是一個具有特定曆史語境和農業社會背景的古漢語詞彙,專指因水澇災害導緻糧食歉收的荒年。
網絡擴展解釋
“潦歲”是一個漢語詞語,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詞義解釋
- 基本含義:指水澇之年(即因雨水過多導緻洪澇災害的年份)。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
讀音争議
- 拼音存在兩種常見标注:
- lào suì(見于、3、4、5、6、9),符合“潦”字在表示“雨水過多”時的讀音(如“潦水”)。
- liáo suì(見于),可能是因“潦”字多音(另有liáo音,如“潦草”“潦倒”)産生的誤讀。
文獻出處
- 最早見于漢代桓寬的《鹽鐵論·毀學》:“包丘子不免於甕牖蒿廬,如潦歲之蛙,口非不衆也,然卒死於溝壑而已。”
此處用“潦歲之蛙”比喻困境中空有數量卻無實際生存能力的狀态。
用法提示
- 屬古語詞彙,現代語境中一般用“洪澇年”“水災年”等替代。
- 無廣泛使用的近義詞或反義詞記錄。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鹽鐵論》原文或古代漢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包産到戶制飙歘踣鐵不饒餐風露宿禅道朝馬充房蜍蟾吹笙垂統出其不虞丹陽電怒店錢頂牛兒繁衍酣豢合軍璜璜話泉蹇踬假塗觔兜浄馔金鸂鶒韭葅涓滴連叢零數黎飾龍爪蔥陋質濾器眇沖鈉鈣玻璃楠竹哝咶劈礰貧突鉛子殑伽起派七事兒瑞竹神丘神坐世及識想十字街口爽忒殊荒隧口速寫畫外國語唯利是視微哦銜告喜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