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武的意思、練武的詳細解釋
練武的解釋
(1) [practise martial arts;do combat training; train in combat skills]∶操練武功
(2) [do weapon practice]∶學習或練習軍事技術
詳細解釋
精通武藝;操練軍事。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程器》:“文武之術,左右惟宜, 郤縠 敦書,故舉為元帥,豈以好文而不練武哉!”《中國歌謠資料·土地還家》:“一手鋤頭一手6*槍,生産練武忙。”
詞語分解
- 練的解釋 練 (練) à 白絹:素練。江平如練。 把生絲、麻或布帛煮熟,使柔軟潔白:練漂(“漂”,漂白)。 反複學習,多次操作:練習。練筆。練操。訓練。練功。 經驗多,精熟:老練。熟練。幹(刵 )練。練達(閱曆多而通達人情世故)。 姓。 筆畫數:; 部首:纟; 筆順編號:
- 武的解釋 武 ǔ 關于軍事或技擊的,與“文”相對:武裝。武器。武警。武林。武壇。武生。武旦。武丑。武淨。武舉。 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斷。武士。武夫。 半步,泛指腳步:步武。踵武。行(妌 )不數武。 姓。 文 筆畫數:; 部首:止; 筆順編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練武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練武在漢語詞典中的詳細釋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練武(liàn wǔ)指系統性地學習、操練武術技藝,包含身體訓練、招式演練及兵器使用等,旨在提升格鬥能力、強健體魄或傳承武學文化。其核心包含兩方面:
- 技術層面:通過重複練習掌握攻防動作、套路(如長拳、太極拳)及器械技法(如刀、槍、棍術)。
- 精神層面:強調"武德"修養,注重意志磨煉與心性培養,如"習武先習德"的傳統理念。
二、詞源與用法
三、文化内涵
練武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承載多重意義:
- 強體防身:如《漢書·藝文志》載"習手足,便器械,積機關,以立攻守之勝",強調實戰功能。
- 修身載體:儒家思想倡導"文武雙修",練武被視為培養"勇而不亂"品格的途徑(參考《禮記·射義》)。
- 非遺傳承:太極拳、八卦掌等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練武成為保護傳統技藝的重要實踐。
四、現代延伸
當代語境下,練武衍生出新内涵:
- 體育競技:作為亞運會正式項目,競技武術套路和散打均以标準化練武體系為基礎。
- 健康養生:太極、八段錦等被納入"全民健身計劃",其舒緩的練武形式適用于大衆保健。
引用文獻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
- 周偉良《中國武術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
- 國家體育總局《武術功法運動教程》:人民體育出版社,2012.
- 《漢書·藝文志·兵技巧》:中華書局點校本.
- 王崗《中國武術文化傳承與教育研究》: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8.
- 國務院《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06-2021年批次.
- 國際武術聯合會《競技武術規則》:2020修訂版.
- 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推廣手冊》:2021.
武術諺語:"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強調練武需持之以恒方能精進。
網絡擴展解釋
“練武”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練武”指通過系統訓練提升武術技能或軍事技術。具體分為:
- 武術層面:指練習武功、格鬥技巧,以達到強身健體或實戰目的()。
- 軍事層面:學習或操練軍事技術,如民兵訓練()。
二、詳細解釋
- 技能提升:強調通過持續訓練提高武藝水平,需結合毅力與時間積累()。
- 廣義延伸:現代語境中可泛指各行業的技術練習,如“技術練武”()。
三、曆史與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程器》:“豈以好文而不練武哉?”說明文武兼備的傳統理念()。
四、使用場景
- 武術愛好者日常訓練,如“練武強身”。
- 軍事或集體訓練活動,如“民兵利用生産空隙練武”()。
五、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習武、操練、訓練。
- 反義詞:棄武、荒廢(需根據具體語境判斷)。
六、實際應用舉例
“修練武道可保身立命,也能延年益壽”();
“練武之路如攀登險峰,需持之以恒”()。
“練武”既是傳統技藝的傳承方式,也體現對身心能力的綜合錘煉。
别人正在浏覽...
阿傾白念貝夾崩沮比譬岑銳沖駝子蟲眼傳通綽開當途誕降底綏杠子臯檠共和寒民花縣回容交羣近珰靜閟警兵糾雜蹶失闿澤酷熱枯魚過河泣蘭桂齊芳爛柯仙客愣住了身脫命零級麗舞隆然堥敦藐玩農莊畔臣軿馳剽劫乞麾輕蓬三駕十二脈施放時友手定誰堪束颡舒翼沓匮跳龍門推介拖漢精晩歇僞書伍胥濤遐魅閑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