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首身分離。指死罪。 宋 蘇舜欽 《論五事》:“或遇赦首身,亦乞流配别郡。”
猶自首。 宋 歐陽修 《論沂州軍賊王倫事宜劄子》:“有先被 王倫 脅從人等首身者百餘人。”《水浒傳》第十二回:“推司也覷他是個首身的好漢,又與 東京 街上除了一害, 牛二 家又沒苦主,把款狀都改得輕了。”
“首身”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該含義源于古代刑罰的表述,強調頭顱與身體分離的極刑狀态。例如:
此含義多出現在古代文獻與文學作品中,表示主動向官府認罪。典型案例如:
需區分“首身”與“身首”:
建議結合具體文本語境判斷詞義,若需更多例證可查閱《水浒傳》或宋代司法文獻原文。
首身是一個詞語,意為“頭軀,指人體的頭和軀幹部分”。
首身的部首是自己,組字結構是一個複合詞,由“首”和“身”組成。
部首“自己”在《康熙字典》中排第一百一十八,表示人的身體部位。
筆畫上,“首”字共有9畫,“身”字共有7畫。
首身這個詞源于中國漢字,是兩個獨立的字合并而成。它的繁體字為「首身」。
在古代,首身的漢字寫法沒有太多變化。可以在古籍中看到例句和用法。比如《東晉·陶潛《歸去來辭》》中就有“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勝地不常在,先身猶可依。”這樣的句子。
1. 他的首身被泥土掩埋,再也無法起身。 2. 首身健康是幸福的源泉。 3. 她用手感覺了一下自己的首身溫度。
1. 首肯:表示點頭同意或同意的動作。 2. 身心:指整個身體和精神上的狀态。 3. 首要:表示最重要的、優先的。
近義詞包括“頭軀”,“頭身”,“頭體”等。
反義詞可以是“四肢”,“手腳”等,表示與頭和身體相對立的部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