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how about;why not;what do you think]∶如何,怎麼樣
今日之事何如。——《史記·項羽本紀》
誠好惡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則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2) [wouldn’t it be better]∶用反問的語氣表示勝過或不如
與其強攻,何如智取
(1).如何,怎麼樣。用于詢問。《左傳·襄公二十七年》:“ 子木 問於 趙孟 曰:‘ 範武子 之德何如?’”《新唐書·哥舒翰傳》:“ 祿山 見 翰 責曰:‘汝常易我,今何如?’” 魯迅 《書信集·緻鄭振铎》:“先生如南來,就印 陳老蓮 畫集何如?”
(2).如何,怎麼樣。又指怎麼辦。《左傳·僖公九年》:“及 裡克 将殺 奚齊 ,先告 荀息 曰:‘三怨将作, 秦 晉 輔之,子将何如?’”《漢書·叔孫通傳》:“數歲, 陳勝 起, 二世 召博士諸儒生問曰:‘ 楚 戍卒攻 蘄 入 陳 ,於公何如?’”
(3).如何,怎麼樣。用于陳述或設問。《史記·儒林列傳》:“為治者不在多言,顧力行何如耳。” 金 王若虛 《送彭子升之任冀州序》:“凡得一職,必先審問其同僚者何如人。”《老殘遊記》第十回:“單彈沒有什麼意味。我看時候何如,再請一個客來,就行了。” 魯迅 《書信集補遺·緻江紹原》:“聞 廣東 中大英語系主任為 劉奇峰 ,不知何如人也。”
(4).何似,比……怎麼樣。 晉 葛洪 《抱樸子·逸民》:“子謂 呂尚 何如 周公 乎?” 唐 王昌齡 《采蓮》詩:“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葉。将歸問夫婿,顔色何如妾?”《新唐書·李石傳》:“ 石 曰:‘陛下罪己當然,然責治太早……今自視何如即位時?’”
(5).用反問的語氣表示勝過或不如。《北史·盧昶傳》:“卿若殺身成名,貽之竹素,何如甘彼芻菽,以辱君父?” 宋 蘇轼 《谏買浙燈狀》:“如知其無用,何以更索?惡其厚費,何如勿買?”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二:“吾貴為尚書,何如 秀水 朱十 ,以七品官歸田,飯疏飲水,多讀萬卷書也?” 劉大白 《舊夢》詩:“與其向夢裡尋詩做,何如向詩中尋夢做呢?”
(6).猶何故。《史記·魏公子列傳》:“今吾擁十萬之衆,屯於境上,國之重任,今單車來代之,何如哉?” 元 無名氏 《桃花女》楔子:“待孩兒去問他,要這個銀子何如?”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八:“久聞先生作詩,不喜 蘇 黃 ,何如?”
“何如”的漢語詞典釋義
“何如”是古漢語常用疑問代詞與現代漢語書面語中的固定短語,其含義與用法可分為三個層次:
表示征詢對方對某事物性質、狀态或做法的看法,多用于疑問句。
例1 《論語·顔淵》:“内省不疚,夫何憂何懼?”(自省若無愧疚,那還有什麼可憂慮恐懼的?)
例2 《史記·項羽本紀》:“今日之事何如?”(今日的形勢如何?)
來源:王力《古代漢語詞典》第2版,中華書局,2012年。
用于比較兩事優劣,隱含選擇傾向,常見于先秦文獻。
例1 《戰國策·齊策》:“救趙孰與勿救?”(救趙國與不救相比,哪一種更好?)
例2 《孟子·梁惠王上》:“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民衆不畏懼死亡,用死亡威脅他們又能怎樣?)
來源:許嘉璐主編《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3年。
例 唐·白居易《問劉十九》:“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天色将雪,不如共飲一杯?)
例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何如勿生?”(不如不生?)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22年。
權威文獻參考
(注:因未提供可驗證的線上鍊接,來源僅标注文獻名稱與出版社。)
“何如”是古漢語中常見的疑問詞組,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解析:
詢問情況
相當于“如何”“怎麼樣”,用于對事物狀态或結果的提問。
▶ 例:《史記·項羽本紀》"今日之事何如"(今天的情況如何?)
▶ 例:柳宗元《捕蛇者說》"則何如"(那會怎麼樣?)
比較選擇
用反問語氣表達“不如”或“勝過”,常見于比較句式。
▶ 例:“與其強攻,何如智取”(與其強行進攻,不如智取更好)
▶ 例:蘇轼《谏買浙燈狀》"惡其厚費,何如勿買"(與其耗費錢財,不如不買)
現代漢語中“何如”已較少使用,多見于仿古語境或特定方言,如“你覺得這個方案何如?”(你覺得這方案怎麼樣?)。
如需更詳細古文例證,可參考《左傳》《史記》等典籍。
擺駕崩沸辨慧並翼從欲大數據瞪瞢督催惡化恩盼阿房宮賦法無可貸紛繷概心剛玉革心易行功行圓滿工藝美術回車葫蘆提虎眼箋牍儉腹高談僵胔薦師結匈髻鳳進臨觭偶軍座曠女枯榆勑勒雷龍冷卿利患鸾媒買舩缪蔔貘屏納蘭性德朋會鵬術齊奮氣俠鵲山羣獨戎馬倥傯三推六問山辣椉韋生拽活拖手鎬聳峻談瀛投效遐方相将小吝析律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