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陶秫的意思、陶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陶秫的解釋

指高粱。《中國諺語資料·農諺》:“麥子剁了頭,陶秫掩住牛( 河南 )。”原注:“陶秫,高粱。”參見“ 陶令秫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陶秫”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詞義

2.讀音與結構

3.文獻與用例

4.使用注意

如需更完整的文獻來源,可參考民俗諺語類資料或方言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陶秫

陶秫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由陶和秫兩個部分組成。

1. 部首和筆畫

陶秫的部首是陶(陶瓷)組成的,它是一個由土象形轉為陶的會意字部首。陶部的筆畫數為6畫。

秫的部首是禾(作物)組成的,它是一個由禾象形轉為秫的指事字部首,秫部的筆畫數為5畫。

2. 來源

陶秫是一個古代的漢字,它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一書中。據說陶秫是古代一種用來盛放糧食的陶制容器,也有人認為它是指茅草編制的盛器。

3. 繁體字

陶秫的繁體字為陶穀,帶有穀(谷物)字旁,表示與糧食有關。

4.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陶秫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然而,具體的古時候寫法需要進一步研究。

5. 例句

a) 他用陶秫盛放稻谷。
b) 那個陶器裡裝滿了陶秫。

6. 組詞

陶器、陶瓷、秫稭、秫穗等。

7. 近義詞

稭稈、禾稈、谷稭等。

8. 反義詞

瓷器、破碎、喪失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