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經心。《世說新語·賞譽》“且是 楊侯淮 之子” 劉孝标 注引 晉 荀綽 《冀州記》:“ 淮 見王綱不振,遂縱酒,不以官事規意,消搖卒歲而已。”
“規意”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以下為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讀音為guī yì,意為“猶經心”,即指對事物有所關注或放在心上。該詞屬于文言用法,現代漢語中已不常見。
出處與語境
最早見于《世說新語·賞譽》劉孝标的注引晉代荀綽《冀州記》中的記載:“淮見王綱不振,遂縱酒,不以官事規意,消搖卒歲而已。”
此處“規意”指對政務的用心,後文“消搖卒歲”則描述主人公因時局動蕩選擇不再專注于公務,轉而放任自流。
構詞分析
使用建議
該詞多出現在古籍或曆史文獻中,現代使用時可替換為“經心”“在意”等更易懂的詞彙。若用于古文研究或特定文學創作,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細膩的情感傾向。
《規意》是一個常見的詞語,表示根據一定的規定或準則來判斷、理解事物的意義或目的。
《規意》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分:中間的“心”部分是“⼼”,表示内心的意思;左邊的“⺮”部分是“木”的古體,表示木制品。整個詞共有9畫。
《規意》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的《尚書·周書·湛露》:“悔過其親,因湛于王,王加以終,臣象以《規意》。”繁體字為《規意》。
古時候漢字寫法中,《規意》的書寫方式較為簡化,其中“⺮”部分的上方沒有“丨”,整個字形更加貼近現代人眼中的“規意”。
1. 他總是能準确地抓住問題的《規意》。
2. 這部詞典詳細解釋了每個詞彙的《規意》。
3. 學習語言要注意掌握字詞的正确《規意》。
一些以“規意”為組成部分的詞語:
- 規則:遵循事物發展或行為的一定準則
- 意義:事物的内在含義或重要性
- 規範:按照特定的标準或規則執行
- 目的:行動或事物所要達到的目标
- 規律:事物發展的一定規則或模式
與《規意》相近的詞語:
- 意義:意思、内涵
- 涵義:大緻的含義或蘊涵的内容
- 含義:詞語或事物所蘊含的意思
- 解釋:對詞語或事物進行解說或說明
與《規意》相對的詞語:
- 異義:不同的意思或解釋
- 草率:不經過仔細思考或考慮的行為
- 隨意:任意或沒有規則的行動
- 誤解:錯誤地理解或解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