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收縛的意思、收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收縛的解釋

猶收系。《漢書·雋不疑傳》:“京兆尹 不疑 後到,叱從吏收縛。”《三國志·魏志·趙俨傳》:“ 儼 取其尤甚者,收縛案驗。”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收縛”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語義的古語詞,其核心含義為“捕捉并捆綁”,常見于古代文獻及書面表達。根據《漢語大詞典》的釋義,該詞由“收”(捕捉、收納)與“縛”(捆綁、約束)兩字構成,強調通過強制手段限制目标對象的行動自由。

在古籍用例中,“收縛”多指官府或軍隊對罪犯、俘虜的緝捕行為。例如《後漢書·方術傳》記載:“乃收縛考訊”,即描述對嫌犯實施抓捕及審訊的過程。此外,《古代漢語詞典》指出,該詞亦可引申為抽象意義上的“束縛”,如宋代筆記《容齋隨筆》中以“收縛心猿”比喻克制雜念。

現代漢語中,“收縛”的使用頻率較低,但仍保留在曆史研究、文學創作等領域。其語義與現代詞語“拘捕”“制服”相近,但更強調動作的完整性及結果的不可逆性。

網絡擴展解釋

“收縛”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其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一、基本含義

在現代漢語成語用法中,“收縛”表示束縛、限制或約束,常用于描述人或事物受外界因素制約而無法自由行動或發揮。例如:“傳統觀念可能成為創新的收縛”。

二、古籍中的本義

在古代文獻中,“收縛”意為逮捕、拘禁,屬于字面用法。例如:

三、語義演變

從古籍中的“逮捕”到現代成語的“約束”,詞義經曆了從具體行為到抽象概念的擴展。這種演變體現了漢語詞彙在曆史中的活用和延伸。


提示:若需查閱古籍原文或成語具體用例,可參考《漢書》《三國志》等文獻,或成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阿爾汗布拉宮頒宣博通經籍插架常車池苑醇醴楚箫打滑澾大難不死淡飯黃齑耽饒大撒手東壁餘光端一蜂窩符合更鑼革制肱骨好嗜河女呵手何妥車嘩動狐迷绛衣銡鉗酒爐寄系居賄考館空降狼虎谷朗月遼丁裂巴露面抛頭洛浦民母末習南隴漂涼帶刺凄唳畦疃七珍攘來熙往溶洞散絲撒殢滞水寨枱子陶熔停付推誠置腹推子挦補校脩西葫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