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推心置腹 ”。《楊家将》第十三回:“吾推誠置腹,何愁不賓服。”
“推誠置腹”是一個漢語成語,讀作tuī chéng zhì fù,其含義與“推心置腹”相同,均表示以真誠的态度對待他人,毫無保留地袒露内心想法。
基本含義
成語中的“推”意為“推開”,“誠”指“真誠”,“置”為“放置”,“腹”代指“心腹”。整體比喻主動打開心扉,将真實想法坦誠相告,常用于形容朋友、上下級或盟友之間的信任關系。
出處與用法
近義詞
包括“推心置腹”“推心緻腹”等,均強調以真心換信任。
該成語強調人際交往中的真誠與信任,適用于需要表達毫無保留的坦率态度的場景。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推誠置腹》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坦率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和感受,不隱瞞或欺騙他人。
《推誠置腹》的部首是「手」和「心」,拆分後的筆畫為:推(7畫)+ 誠(9畫)+ 置(13畫)+ 腹(11畫)。
《推誠置腹》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經典文學作品《左傳》中的一句話:“願以推誠于周公,侄降觞于管仲。”繁體字為「推誠置腹」。
在古時候,推誠置腹使用的是古代漢字的寫法,其中「誠」的古代寫法為「誠」,「腹」的古代寫法為「腹」。
他對朋友始終推誠置腹,從不隱瞞自己的真實想法。
推心置腹、遮遮掩掩、直言不諱
推心緻誠、坦誠相待、直言無諱
隱瞞不露、掩飾欺騙、做作虛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