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視學的意思、視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視學的解釋

[educational inspector] 督學

詳細解釋

(1). 周 制,天子親臨國學行春秋祭奠及養老之禮,稱“視學”。《禮記·文王世子》:“天子視學。” 孔穎達 疏:“天子視學,必遂養老之法則,養老既畢,乃命諸侯羣吏令養老之事。天子視學者,謂仲春合舞,季春合樂,仲秋合聲。於此之時,天子親往視學也。”

(2).天子親往或派有司到國學對學子進行考試。《禮記·學記》:“未蔔禘,不視學。” 孔穎達 疏:“視學謂考試學者經業。或君親往,或使有司為之,非天子大禮也。”《新唐書·禮樂志四》:“天子有時而行之者,曰封禪、巡狩、視學、耕籍、拜陵。”後泛指官員考察學政。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餘近觀公同鄉 馮桂芬 所為公墓誌銘,稱公視學 雲南 ,革新生紅案銀。” 清 喬崇修 《挽方石川》詩:“迨君入 西川 ,視學三歲周;自茲音塵隔,合併嗟無由。”

(3).學官名。1906年( 清 光緒 三十二年)學部奏定各省提學使司設省視學六人,承提學使之命,巡視各府、廳、州、縣學務。各級勸學所亦各設視學一人。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及地方教育行政機關仍設視學。國6*6*黨統治時期改為督學。 郭沫若 《反正前後》第一篇一:“我們起初以為怕是甚麼省視學或者委員來了。” 沙汀 《在其香居茶館裡》:“因為他形容得太惡俗了, 俞視學 插嘴道:‘少造點口孽呵!有道理講得清的。’”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視學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視學”一詞在不同曆史時期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可歸納為以下三方面:

一、古代禮制與教育制度

  1. 周代天子親臨國學
    指周朝時,天子在春秋兩季親臨國學(如太學)主持祭奠先聖先師、舉行養老禮儀的活動。如《禮記·文王世子》記載:“天子視學,大昕鼓徵,所以警衆也。”

  2. 學業考察制度
    天子或官員定期到國學考核學子學業,如《禮記·學記》提到“未蔔禘,不視學”,即通過考試評估學生經學水平。唐代後擴展為地方官員對教育的常規督查。

二、官職名稱

  1. 學官職能
    作為古代學官名,負責教育督導,類似後世的“督學”。清代文獻中,“視學”常與“督學”混用,指代地方教育行政官員。

三、現代延伸含義

現代語境中,“視學”在特定領域(如醫學、生物學)衍生出體視學概念,指通過立體成像技術研究微觀結構的方法,但此用法與古代含義無直接關聯。


以上内容綜合了《禮記》等古籍記載及漢典權威釋義,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禮記》原文或教育制度史相關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視學

《視學》是一個漢語詞彙,由兩個部分組成:“視”和“學”。

拆分部首和筆畫

在《視學》這個詞中,部首是“見”,是古代漢字中的一個部首,表示與視覺相關的意思。在《視學》中,“見”部的筆畫數量是4畫。

另外一個部分就是“學”,是一個常見的部首,表示與學習、知識相關。在《視學》中,“學”部的筆畫數量是8畫。

來源

《視學》一詞來源于漢語中的兩個詞彙,即“視”和“學”。其中,“視”是指通過眼睛看到事物的活動,而“學”則表示通過學習獲得知識和理解。結合起來,“視學”指的是通過視覺和學習來研究事物的學科。

繁體

《視學》的繁體字是“視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可能會有一些變體寫法。例如,《視學》可以寫作“視學”(繁體)或者“見學”(異體字)。

例句

1. 這本書是視學領域的經典著作,深入探讨了視覺和學習的關系。

2. 他對于視學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推動了該領域的發展。

組詞

視覺、觀視、視線、視野、學習、學問、學科、學者

近義詞

視野、視覺學、視力學、視覺研究

反義詞

聽覺、嗅覺、觸覺、味覺、直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