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賢的意思、三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賢的解釋

(1).佛教語。指十住、十行、十迴向。 唐 李邕 《嶽麓寺碑》:“四行樂而不取,三賢登而更遷。”《敦煌變文集·維摩诘經變文》:“越三賢,超十地,福德周圓入佛位。”參見“ 三賢十聖 ”。

(2).三個賢人。 宋 俞文豹 《吹劍四錄》:“ 方魁 與同榜 方登 、 方吉 ,皆 唐 詩人缺唇處士 方幹 之後,與 嚴子陵 、 範文正公 為釣臺三賢。” 明 瞿佑 《歸田詩話·樂天晚年》:“ 樂天 連為 杭 蘇 二州刺史,皆有惠政在民, 杭 則有三賢堂,併 林和靖 、 蘇東坡 祠之。” 沉砺 《展張蒼水墓》詩:“ 于 墓 嶽 祠分鼎足, 西湖 一勺峙三賢。”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三賢”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分為佛教術語和曆史文化中的具體指代兩類:

一、佛教術語

  1. 修行階位
    指大乘佛教修行的三個階段:十住、十行、十回向,屬于菩薩修行的初級至中級階位,尚未達到“十聖”的覺悟層次。此解釋見于唐代文獻《嶽麓寺碑》及《敦煌變文集》。

二、曆史文化中的“三賢”

  1. 儒家代表人物
    通常指孔子、孟子、荀子,三人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傳承者,對中國文化影響深遠。
  2. 南朝詩人組合
    指南朝齊梁時期的王融、謝朓、沈約,三人倡導詩歌聲律,推動文學發展。
  3. 唐代隱士
    指豐幹、拾得、寒山三位隱士,傳說為佛菩薩化身,後世建有“三賢堂”紀念。
  4. 其他組合
    如宋代釣台三賢(嚴子陵、範仲淹等)、西湖三賢(白居易、林逋、蘇轼)等,具體人物因地域或文化背景不同而變化。

使用場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組合的典故,可參考《仁王經》《論語》及相關曆史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詞語意思

《三賢》是一個漢語詞語,指的是古代中國儒家學派中的三位傑出的學者或智者。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三賢》的拆分部首為“一”和“口”,拆成兩個部分是因為它們是獨立的兩個字。根據漢字的結構,這兩個部首分别表示天、人,象征着先天的道德和後天的人倫關系。

“一”部分是一筆,而“口”部分則包含四個筆畫。

來源

《三賢》一詞最早出現在儒家經典《論語》中,原文引用了孔子在與弟子的對話中提到三位賢者的名字。這三位賢者分别是:顔回、子路和子貢。

繁體

《三賢》在繁體中的寫法為「三賢」,保留了原意和發音,隻是字形稍作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三賢》的字形相對簡單,沒有太多變化。隻是在不同字書中可能有細微差别,但整體結構和現代字形相似。

例句

1. 孔子稱顔回、子路和子貢為“三賢”,他們對于學問有着卓越的貢獻。

2. 《三賢》的智慧和品德對後世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組詞

1. 三人行(表示三個人一起行動)

2. 三聚氰胺(化學物質的名稱)

3. 賢良淑德(形容有德行的優秀人)

近義詞

1. 三聖(也指儒家思想中的三位聖人)

2. 三賢士(指三位智者或學者)

反義詞

1. 愚蠢(相對于智慧和聰明)

2. 不明智(相對于明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