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諟正的意思、諟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諟正的解釋

猶訂正。《陳書·姚察傳》:“尤好研覈古今,諟正文字。” 清 李慈銘 《越缦堂讀書記·魏書》:“ 高 傳 汲 本誤字最多, 宋 本頗足諟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漢語大詞典》《辭源》等權威辭書對“諟正」一詞的釋義可概括為:審查并糾正文字或事物的謬誤,特指對典籍、公文等文獻的校勘訂正。該詞屬古漢語複合動詞,其核心語義可從構字與文獻用例兩方面解析:

一、構字溯源 「諟」從「言」從「是」,本義為「理清言語的是非」,《說文解字注》引段玉裁注:「凡理其是非曰諟」;「正」甲骨文象征征伐以定疆域,引申為糾正、使符合規範。《古文字诂林》指出二字組合強化了「辨察謬誤」的語義。

二、文獻釋義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釋義為「審察糾正」,引《宋史·職官志》「諟正官文書稽失」佐證其行政文書校勘職能。
  2. 《辭源》(第三版):強調「諟正」專指「訂正文字」,引清代校勘學家顧廣圻「諟正訛脫凡千餘處」說明其在古籍整理中的應用。
  3.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标注其為書面語,釋義簡化為「審查改正」。

三、權威用例 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特别指出該詞多用于學術考據領域,如「諟正音韻」指通過音韻學方法修正古籍中的注音錯誤。朱自清《經典常談》亦提及清代樸學家「諟正經史異文」的學術傳統。

(文獻來源:漢典 http://www.zdic.net;國學大師 http://www.guoxuedashi.net;《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版;《辭源》第三版;《古文字诂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版

網絡擴展解釋

“諟正”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shì zhèng,意為訂正、校正,主要用于文字或内容的審核與修正。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文獻例證

  1. 《陳書·姚察傳》:
    “尤好研覈古今,諟正文字。”
    意為姚察喜好考訂古今文獻,校正文字。
  2. 清代李慈銘《越缦堂讀書記·魏書》:
    “宋本頗足諟正。”
    指宋代的版本在文字校正方面較為可靠。

三、讀音與用法


四、相關詞語


若需更多例證或完整文獻出處,可參考《陳書》《太甲》等古籍,或查閱權威字典(如漢典)。

别人正在浏覽...

八成陂蕩殘魂沖風冒雨春風面畜志錯崔帝羓鼎庇妒母犢沐子放馬華陽犯顔苦谏福不盈眦扶牀告荒宮苑鴻襟花椒黃孽圜邱環濤化育角妙潔淨景煥今古學派金虎台禁要口口相傳録符濾過買賣瞞天昧地蠻族糜煮墓工槃礴旁行斜上盤夷棚民披檐噗哧青池窮夫期勖屈盤曲意承迎睿思掃黃私兵宿惑歲聿雲暮素殼塔林田桑屠蘇酒外層狹口尠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