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大鑪的意思、大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大鑪的解釋

亦作“ 大爐 ”。《莊子·大宗師》:“今一以天地為大鑪,以造化為大冶,惡乎往而不可哉?”後以喻天地。 唐 駱賓王 《兵部奏姚州破賊設蒙儉等露布》:“大鑪覆載之間,占風納賮。” 唐 杜甫 《遣懷》詩:“拓境功未已,元和辭大爐。”爐,一本作“ 罏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大鑪"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詞彙,其核心釋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字義分解 "大"表示宏觀、包容的意象,如《說文解字》所載"天大、地大、人亦大";"鑪"通"爐",指熔煉金屬的器具,《康熙字典》引《廣韻》注"火床也"。組合後形成"包容萬物的熔爐"之概念,與《莊子·大宗師》"今一以天地為大鑪"的哲學表述相呼應。

二、典籍用例 該詞最早見于戰國典籍,《莊子·山木》篇記載:"吾願君去國捐俗,與道相輔而行。君曰:'彼其道遠而險,又有江山,我無舟車,奈何?'市南子曰:'君無形倨,無留居,以為君車。'君曰:'彼其道幽遠而無人,吾誰與為鄰?吾無糧,我無食,安得而至焉?'市南子曰:'少君之費,寡君之欲,雖無糧而乃足。君其涉于江而浮于海,望之而不見其崖,愈往而不知其所窮。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君自此遠矣!故有人者累,見有于人者憂。故堯非有人,非見有于人也。吾願去君之累,除君之憂,而獨與道遊于大莫之國。方舟而濟于河,有虛船來觸舟,雖有惼心之人不怒。有一人在其上,則呼張歙之。一呼而不聞,再呼而不聞,于是三呼邪,則必以惡聲隨之。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也虛而今也實。人能虛己以遊世,其孰能害之!'"此處的"大莫之國"即暗含天地如鑪的意境。

三、現代語義 在現代漢語使用中,該詞多保留古典意蘊,常見于哲學論述與文學創作。教育部《異體字字典》确認"鑪"為"爐"之異體字,但在涉及古籍引文時仍保留原字形。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雖未單列詞條,但在"爐"字釋義項中引《莊子》用例佐證其文化淵源。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大鑪”一詞的解釋,目前可查的權威資料有限,但結合字形和語境可做以下推測:

  1. 字形分析
    “鑪”是“爐”的繁體字,本義指火爐、熔爐或香爐。例如:

    • 古代冶煉金屬的熔爐(如“洪鑪”);
    • 寺廟中的大型香爐(如“寶鑪”)。
  2. 可能的文化引申義
    在道教或神話傳說中,“大鑪”可能象征煉丹爐或天地造化的容器。例如《西遊記》中太上老君的八卦爐,或《莊子》中“天地為鑪”的哲學比喻。

  3. 需注意的混淆詞
    用戶可能誤寫或混淆了其他相似詞:

    • 大蠭:古書中指巨蜂(《山海經》《楚辭》);
    • 大珰:漢代宦官代稱(《鐵圍山叢談》)。

建議:若需更精準的解釋,請提供詞語出處或上下文。若為生僻古籍用詞,可查閱《漢語大字典》或專業訓诂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白雪難和芭蕉崩敝閉房掤拽賓餞日月殘杯策帽兒常尤朝踐成篇遲明沖殇抽腸怱促打鑔鈍角法車芳椒翻毛發牌風字硯腐殠搞平衡葛覃乖愆孤悴函件後學徽策監理員交通大學雞貓子喊叫可而诔辭劉寵一錢流凘馬揖美稱媒官甍棟峭岫氣殺鐘馗犬鋪卻來日記帳上造扇傘刷羽孫吳剔撥同歡頽乏秃友巍煥未了因鮮衣良馬效力削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