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人容貌。 宋 林景熙 《過吳門感前遊》詩:“客心空老鶯花月,詩貌不肥魚稻鄉。”
“詩貌”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解釋如下:
詩貌(拼音:shī mào)指“詩人的容貌”,即詩人特有的外貌或氣質。該詞由“詩”(指詩歌或詩人)與“貌”(容貌、外貌)組合而成,強調詩人群體在形象或神态上的獨特特征。
宋代詩句引用
南宋詩人林景熙在《過吳門感前遊》中寫道:“客心空老鶯花月,詩貌不肥魚稻鄉”。此處“詩貌”既指詩人自身的外貌,也暗含詩人清瘦、超脫世俗的形象。
現代詞典解釋
權威漢語詞典(如漢典)将其定義為“詩人容貌”,并收錄為固定搭配詞彙。
如需進一步探究具體詩句背景或相關文學評論,可參考宋代詩詞集或權威漢語詞典。
《詩貌》是指詩歌的外貌或形象,即詩歌的美感和藝術表現形式。它常用來描述一首詩的姿态、情感、語言運用以及藝術技巧。
《詩貌》的拆分部首是言、豆,拆分後總共有9畫。
《詩貌》一詞源自于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家劉勰的著作《文心雕龍》。在書中,劉勰提到詩歌應該具有"詩貌",即詩歌應該具備美的外觀和形象。
《詩貌》是《詩貌》的繁體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詩貌的寫法可能會有些不同。在《康熙字典》中,收錄了"詩貌"的寫法,它是由部首言和豆組成,整體寫作"詩"的上面加上"貌"。
1. 這首詩的詩貌清新,充滿了春天的氣息。 2. 他的詩貌優美動人,引人入勝。
1. 詩情畫意:形容詩歌中充滿了美麗的景象和情感。 2. 詩詠山川:表達通過詩歌贊美山水之美。 3. 詩風雅緻:形容詩歌風格高雅、典雅、有韻味。
1. 詩情:指詩歌中表達的情感和意境。 2. 詩意:指詩歌中的意象、象征和意義。
平庸:與詩貌相反,指普通、平凡、缺乏美感的外表或形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