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題染的意思、題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題染的解釋

題詩作畫,筆墨點染。 宋 陳鹄 《耆舊續聞》卷七:“形迹不祕,去來不時。窻壁題染,在在可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題染”是一個源自古代文學藝術的術語,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指文人在題詩作畫時,通過書寫文字(題)和藝術修飾(染)相結合的方式,表達情感或營造意境。具體包含兩種行為:

  1. 題:題寫詩文、落款等文字内容;
  2. 染:用筆墨進行點染、着色等藝術加工。

二、出處與示例
該詞最早見于宋代陳鹄《耆舊續聞》卷七:“形迹不秘,去來不時。窻壁題染,在在可録。”描述文人常在窗壁等場所題寫詩文并加以藝術修飾,形成可記錄的作品。

三、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文學、書畫領域,特指古代文人的創作行為,常見于:

四、延伸理解
“染”在此處不僅指物理着色(如繪畫顔料),也隱喻情感或意境的渲染。例如,通過題詩點明主題,再以筆墨暈染增強畫面感染力,實現“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效果(參考“染”字釋義)。

注:不同來源對“題染”的解釋側重略有差異,但核心均圍繞文人創作中文字與藝術的結合。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耆舊續聞》原文或相關藝術史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題染的意思

題染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用染料在布料或其他材料上進行塗抹、噴灑等加工。

拆分部首和筆畫

題字由“頁”部和“染”部組成,其中“頁”是“頁”的繁體字,屬于上部首,表示與書寫、文化有關的意義;“染”是下部首,表示與染色、塗抹有關的意義。

題字的筆畫數為14畫,其中“頁”部4畫,“染”部10畫。

來源和繁體

“題染”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唐代王勃的《滕王閣序》:“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肅宗既載,雲台何處備。斯時達王業,垂察運之垂。豈不爾思?”其中的“載”字就是指題染。

在繁體字中,題字和染字的形态和拆分部首都相同,隻是書寫時的筆畫結構稍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題字和染字的形狀略有變化。題字的“頁”部類似于一個半開的書頁,染字的“染”部則更加簡化,隻有部分的兩個豎筆直接相連。

例句

1. 她用天藍色的染料題染了一個白色的布料,制作成了一件漂亮的衣裳。

2. 這張字畫采用了古代題染技法,使得顔色與紙張融為一體。

組詞

題目、題詞、染料、染坊

近義詞

塗染、抹染

反義詞

洗滌、褪色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