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識的意思、定識的詳細解釋
定識的解釋
明确的見識;主見。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戴益生》:“有定識,有定力,閣下於此,真不愧一定字。”《好逑傳》第十四回:“有此明眼定識,熱腸壯氣,誠當今不易得之英雄。”
詞語分解
- 定的解釋 定 ì 不動的,不變的:定額。定價。定律。定論。定期。定型。定義。定都(?)。定稿。定數(?)(a.規定數額;b.指天命;c.規定的數額)。斷定。規定。鑒定。 使不變動:定案。定罪。決定。确定。 平安
- 識的解釋 識 (識) í 知道,認得,能辨别:識辨。識破。識相(刵 )。識途老馬。 所知道的道理:知識。常識。 辨别是非的能力:見識。遠見卓識。 識 (識) ì 記住:博聞強識。 标志,記號。 筆畫數:;
網絡擴展解釋
“定識”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可概括為以下三方面:
一、基本釋義
“定識”指明确的見識或主見,強調人對事物具有清晰、穩定的判斷力和決斷能力。由“定”(确定、明确)和“識”(見識、認知)組成,字面可理解為「明确的認知判斷」。
二、古籍例證
- 清代陸以湉《冷廬雜識》評價戴益生時,用“有定識,有定力”稱贊其判斷力和意志力,體現該詞對人物品格的褒揚。
- 《好逑傳》第十四回通過“明眼定識”形容人物具備洞察本質的卓越判斷力,展現其在文學語境中的運用。
三、使用注意
- 近義詞:定見、主見(但“定識”更強調認知的明确性)
- 語體特征:多用于書面語,現代日常使用較少
- 使用場景:常見于人物評價、品格描述等語境,如“将軍臨危定識”
該詞在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中均有收錄,主要釋義來源于清代文獻,現代多作為文學性表達使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定識(dìng shí)這個詞是指确定事物的身份、屬性或特征,以及明确認識和了解事物的意義和價值。拆分部首是“宀”和“言”,筆畫數為8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康熙字典》,屬于現代漢語詞彙。《定識》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定識」。在古時候,漢字寫法可能會有不同,如果要參考古代字形,建議查詢相關的古代字典資料。以下是一個例句:他通過觀察和分析,成功地定識了這個物體的品質。
關于組詞,與定識相關的詞語有“定位”、“确定”、“識别”等。近義詞包括“确認”、“辨識”、“認定”等。反義詞可以是“迷失”,表示失去确定或認識某事物的能力。
希望這些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