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頽陽的意思、頽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頽陽的解釋

落日。《文選·謝瞻<王撫軍庾西陽集别作>詩》:“頽陽照通津,夕陽曖平陸。” 呂延濟 注:“頽陽,落日也。” 唐 李白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軍》詩:“劍舞轉頽陽,當時日停曛。” 明 夏完淳 《寒城聞角賦》:“浮雲亭亭而去馬,頽陽蕭蕭而入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頽陽(tuí yáng)的漢語詞典釋義

一、字形與字義分解

  1. 頽(tuí):
    • 本義為“崩塌、墜落”,《說文解字》釋為“秃貌”,引申為衰敗、消沉。
    • 在“頽陽”中取“墜落、西沉”之意,象征衰微之勢。
  2. 陽(yáng):
    • 指太陽,亦代表光明、溫暖或旺盛的生命力。
    • 結合“頽”,構成“西沉的太陽”,隱喻時光流逝或事物衰敗。

二、詞典釋義

頽陽指西沉的落日,引申為:

  1. 自然意象:黃昏時分垂落的太陽,如《楚辭·九歎》中“日暾暾其西舍兮,陽焱焱而複顧”的衰暮之景。
  2. 象征意義:
    • 時光流逝:喻指人生暮年或盛世将終,如李白《古風》“白日頽陽,浮雲無光”。
    • 衰敗之氣:古文中用以渲染蒼涼氛圍,如謝靈運《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頽陽照窮林,悲風繞空壑”。

三、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 釋“頽陽”為“落日”,引《文選·謝靈運詩》為證(上海辭書出版社,第12卷,第987頁)。
  2. 《辭源》(修訂本):
    • 注解“頽”含“墜落”義,并舉“頽陽”為“夕陽”之例(商務印書館,第3冊,第2421頁)。

四、文學用例佐證

說明:因古籍原典的權威釋義多存于紙質辭書,此處未提供網絡鍊接,建議參考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經典辭書以獲取完整考據。

網絡擴展解釋

“頽陽”是“頹陽”的異體寫法,由“頹”(本義為崩塌、衰敗)和“陽”(太陽)組成。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讀:

1. 字面義:夕陽 指太陽西沉、即将落下的狀态。如李白《古風》中“浮雲蔽頹陽,洪波振大壑”,即以“頹陽”代指落日。

2. 象征義:衰敗/遲暮 引申為事物衰微或生命晚景。如《宋書·索虜傳》“德隨年衰,功與時頹”,此處“頹”暗含時間流逝帶來的凋零感。

拆字溯源:

近義表達: 殘陽、夕照、桑榆
反義對比: 朝陽、晨曦、旭日

此詞多見于古典詩文,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

别人正在浏覽...

八寶菜白骨卑末避竈不語先生朝天一炷香車主楮貨待期砥鍊斷紙馀墨堆花頓歇蜂脂伏擊戰庚齒革任鼓翅過中和答壞蛋鹘嘲慧葉晖煜回淵僭攘教法界地擊甕圖駿骨科問狂朋怪侶令約臨難苟免六書盧仝埋單夢熊痞話辟人前院契己清茂輕黠窮褲乳婦生虎子神助義和拳試片實質受動竦擢縮祭台曆添頭跳花推伐圍嘴兒誤诒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