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科問的意思、科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科問的解釋

猶查問。《三國志·魏志·武帝紀》“九月,公引兵自 柳城 還”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吳 無名氏《曹瞞傳》:“既還,科問前諫者,衆莫知其故,人人皆懼。”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科問”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科問(拼音:kē wèn)意為查問、審問,指通過詢問或調查來核實情況。該詞最早見于《三國志》裴松之注引的《曹瞞傳》中:“既還,科問前諫者,衆莫知其故,人人皆懼。”


二、詞源與結構


三、例句與用法

  1. 古代用例:
    《曹瞞傳》中記載曹操“科問前谏者”,指其返回後對先前勸谏者進行追查。
  2. 現代延伸:
    現代漢語中較少單獨使用,但可結合其他詞彙表達類似含義,如“跨學科問題的讨論”。

四、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近義詞或具體語境差異,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科問》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科和問。其中,科是由“禾”和“鬥”兩個部首構成,鬥意味着兩個對立的意見或力量相争,禾表示莊稼,兩者結合在一起,表示要對莊稼進行鬥争。問則由“口”和“門”兩個部首構成,口代表口腔,門代表進入或問題的門路,兩者結合在一起代表提出問題的意思。 《科問》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這是一個有着悠久曆史的詞彙。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例如,《科問》的寫法在古代可能會有變化,但整體意義是相同的。 以下是《科問》的一些例句: 1. 好的科問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世界。 2. 學生們需要敢于提出科問才能不斷進步。 3. 在科學研究中,科問是獲取新知識的關鍵。 與《科問》相關的組詞有科學、科學家、質問等。其中,科學是指通過科學方法研究自然現象、揭示客觀規律的知識體系;科學家指從事科學研究的專業人士;質問指以強烈的探究态度向某人或某組織提問。 《科問》的近義詞可以是提問、詢問等,它們都表示向對方尋求答案或解釋。而反義詞可以是回答、解答等,表示對問題進行回應或解釋。 總結起來,《科問》是由“科”和“問”兩個部分組成的漢字詞語,用來指代提出問題和探究的行為。它可以用來形容學生學習的态度,科學研究的方法,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求知欲望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