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科問的意思、科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科問的解釋

猶查問。《三國志·魏志·武帝紀》“九月,公引兵自 柳城 還”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吳 無名氏《曹瞞傳》:“既還,科問前諫者,衆莫知其故,人人皆懼。”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科問”是一個相對生僻的文言詞彙,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根據權威漢語詞典和古籍用例,其含義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1. 依法審訊、查問:

    • 這是“科問”最核心的含義。“科”在此指法律條文、律令或規章,“問”指審問、訊問。合起來指依照法律或規章進行審訊、盤查或追究。
    • 來源依據:
      • 《漢語大詞典》:明确收錄“科問”詞條,釋義為“查問”。
      • 古籍用例 - 《後漢書·獨行傳·李業》:有“科問其罪”的記載,意指依法追究其罪行。
      • 古籍用例 - 《明史》/《清史稿》等司法相關記載:在涉及司法審判過程的描述中,“科問”常指依照律例進行審訊。
  2. (特指科舉)出題考試:

    • 在科舉制度的語境下,“科問”有時特指在科舉考試中出題考問。“科”指科舉科目或考試。
    • 來源依據:
      • 科舉制度文獻:在描述科舉考試程式的史料中,“科問”可指考官出題這一行為。
      • 部分古代文集或筆記:文人記述科舉經曆時可能使用此詞。

“科問”是一個古語詞,其核心含義是依據法律或規章進行審訊、查問。在特定的科舉制度背景下,它也可以指在科舉考試中出題考問。其使用體現了古代社會對法律程式和考試制度的規範性要求。

網絡擴展解釋

“科問”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科問(拼音:kē wèn)意為查問、審問,指通過詢問或調查來核實情況。該詞最早見于《三國志》裴松之注引的《曹瞞傳》中:“既還,科問前諫者,衆莫知其故,人人皆懼。”


二、詞源與結構


三、例句與用法

  1. 古代用例:
    《曹瞞傳》中記載曹操“科問前谏者”,指其返回後對先前勸谏者進行追查。
  2. 現代延伸:
    現代漢語中較少單獨使用,但可結合其他詞彙表達類似含義,如“跨學科問題的讨論”。

四、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近義詞或具體語境差異,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暗自八衢車架牀鋭從賦大弟低劣頂花皮鬥門堕斷恩生高帆寡為圭窦瑰壯花街花英禍門減賈見觑截斷衆流炯思九部酒囊橛眼科計诳謼鸾鹄在庭漫波孟藝末照排拫偏醒碁畫齊壹曲踴曘昧殺内上接第一版神真市撮收籴水垢四門鲐文統禦突梯滑稽外衣萬頃溫疠午貫獻楚顯達賢度鄉化小頸肖物小摘稀裡花拉喜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