頽阳的意思、頽阳的详细解释
頽阳的解释
落日。《文选·谢瞻<王抚军庾西阳集别作>诗》:“頽阳照通津,夕阳曖平陆。” 吕延济 注:“頽阳,落日也。” 唐 李白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诗:“剑舞转頽阳,当时日停曛。” 明 夏完淳 《寒城闻角赋》:“浮云亭亭而去马,頽阳萧萧而入衣。”
词语分解
- 頽的解释 頽 í 见“颓”。 笔画数:; 部首:頁; 笔顺编号:
- 阳的解释 阳 (陽) á 明亮。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二气。 指“太阳”:阳光。阳面。阳历。向阳。夕阳。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衡阳
专业解析
頽阳(tuí yáng)的汉语词典释义
一、字形与字义分解
- 頽(tuí):
- 本义为“崩塌、坠落”,《说文解字》释为“秃貌”,引申为衰败、消沉。
- 在“頽阳”中取“坠落、西沉”之意,象征衰微之势。
- 阳(yáng):
- 指太阳,亦代表光明、温暖或旺盛的生命力。
- 结合“頽”,构成“西沉的太阳”,隐喻时光流逝或事物衰败。
二、词典释义
頽阳指西沉的落日,引申为:
- 自然意象:黄昏时分垂落的太阳,如《楚辞·九叹》中“日暾暾其西舍兮,阳焱焱而复顾”的衰暮之景。
- 象征意义:
- 时光流逝:喻指人生暮年或盛世将终,如李白《古风》“白日頽阳,浮云无光”。
- 衰败之气:古文中用以渲染苍凉氛围,如谢灵运《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頽阳照穷林,悲风绕空壑”。
三、权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 释“頽阳”为“落日”,引《文选·谢灵运诗》为证(上海辞书出版社,第12卷,第987页)。
- 《辞源》(修订本):
- 注解“頽”含“坠落”义,并举“頽阳”为“夕阳”之例(商务印书馆,第3册,第2421页)。
四、文学用例佐证
- 《楚辞·远游》:“贯頽阳以经天兮,招幽都之灵氛。” 王逸注:“頽阳,落日也。”
- 杜甫《柴门》:“頽阳照穷巷,忧来谁共语?” 以頽阳映衬孤寂心境。
说明:因古籍原典的权威释义多存于纸质辞书,此处未提供网络链接,建议参考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经典辞书以获取完整考据。
网络扩展解释
“頽阳”是“颓阳”的异体写法,由“颓”(本义为崩塌、衰败)和“阳”(太阳)组成。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读:
1. 字面义:夕阳
指太阳西沉、即将落下的状态。如李白《古风》中“浮云蔽颓阳,洪波振大壑”,即以“颓阳”代指落日。
2. 象征义:衰败/迟暮
引申为事物衰微或生命晚景。如《宋书·索虏传》“德随年衰,功与时颓”,此处“颓”暗含时间流逝带来的凋零感。
拆字溯源:
- “颓”由“秃”(山无草木)+“页”(头部)构成,本指头秃,后引申出下坠、衰败之意
- “阳”甲骨文像日升之形,与太阳直接相关
近义表达: 残阳、夕照、桑榆
反义对比: 朝阳、晨曦、旭日
此词多见于古典诗文,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
别人正在浏览...
百篇白婆备不住鼻梁骨碧桃不知贵贱草场侈恩席宠崇阻橱窗打堆捣动迪尝迭岭诋诟短片杜武库迩英閤废负飞鹰走狗杭庄环拜宦业忽芒家风监督嗟愤敬候金鹤罏尽善尽美撅皇城,挝怨鼓决易巨橐克笃刻镂铿锽拉家常落下梁阴厘豪沥酒六桥臝虫茅门凄絶人味扫射山产轼车石壑数词水渰老鼠私文蒜酪田宫调嘴贴户污僻响噹噹嚣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