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末的意思、卑末的詳細解釋
卑末的解釋
(1).低級的官吏或職位。《後漢書·栾巴傳》:“雖幹吏卑末,皆課令習讀,程試殿最,隨能升授。”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勉學》:“﹝ 田鵬鸞 ﹞所居卑末,使彼苦辛,時伺閒隙,周章詢請。”《陳書·到仲舉傳》:“ 韓子高 蕞爾細微,擢自卑末,入參禁衛,委以腹心,蜂蠆有毒,敢行反噬。”
(2).男子謙稱自身。 宋 王楙 《野客叢書·野老紀聞》:“ 子由 代兄作《中書舍人啟》,稱‘伏念某草茅下士,蓬蓽書生’。 子瞻 以筆圈‘伏念某’,用‘但卑末’三字。”《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小娘子若不棄卑末,結為眷屬,三生有幸!”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伯喈拒婚》:“滿京都,豪家無數,豈必卑末?”
詞語分解
- 卑的解釋 卑 ē 低下,低劣:卑鄙。卑下。卑劣。卑微。卑怯。卑恭。地勢卑濕。卑以自牧(保持謙虛的态度以提高自己的修養)。 古同“俾”,使。 亢尊 筆畫數:; 部首:十; 筆順編號:
- 末的解釋 末 ò 尖端,梢:末梢。末端。秋毫之末(毫毛尖端)。 最後,終了:末了(僶 )。末尾。末日。末代。窮途末路。 非根本的,次要的,差一等的:末業。末技。舍本逐末。 碎屑:末子。碎末。 傳統戲劇角色名,一
網絡擴展解釋
“卑末”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指低微的職位或身份
- 本義:表示官職或社會地位低下,多用于描述低級官吏或末流職位。例如《後漢書·栾巴傳》記載:“雖幹吏卑末,皆課令習讀,程試殿最,隨能升授”(),說明即使身份低微的官吏也要通過考核晉升。
- 反義詞:與“高尚”相對,強調身份或地位的卑微性()。
二、作為謙稱使用
- 自稱的謙詞:古代男子用“卑末”自稱以示謙遜。例如宋代王楙《野老紀聞》記載,蘇轼曾将文中的自稱“伏念某”改為“但卑末”()。
- 文學作品中的用例:如《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中:“小娘子若不棄卑末,結為眷屬,三生有幸!”()。
補充說明
- 詞源争議:部分資料(如)提到該詞源自《左傳》,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文獻,需謹慎采信。
- 現代使用:現已不常用,多見于古籍或研究場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用例,可參考《後漢書》《陳書》等史料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卑末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謙卑、低微。它的組成部首是卩和未,分别位于上部和下部。卩部表示印章,未部表示未完成、未達到的意思。卑末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為卩(3畫)和未(5畫)。
卑末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字的演變過程。在古代漢字的發展中,卑末的原始意思是謙卑、低微的狀态。它的繁體字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在古代,漢字的筆畫書寫順序和形狀有一些區别。然而,卑末的字形與現代相似,并沒有顯著的差異。
以下是一些關于卑末的例句:
1. 他始終保持着卑末的姿态,從不傲慢自大。
2. 盡管他出身卑末,但他通過努力和勇氣取得了***************。
卑末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形成不同的詞組,例如:
1. 卑末自謙:表示一個人自我謙卑、退讓的态度。
2. 卑末言辭:描述一個人言語低微、謙卑的表現方式。
3. 卑末服從:指一個人在行為和态度上低聲下氣,全面順從他人的意願。
卑末的近義詞可以是:謙遜、謙虛、卑微。
卑末的反義詞可以是:傲慢、自負、高傲。
希望以上内容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