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圍嘴兒的意思、圍嘴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圍嘴兒的解釋

圍在小孩子胸前使衣服保持清潔的用品,用布或塑料等制成。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圍嘴兒(wéi zuǐr)是漢語中一個具有鮮明口語特色的名詞,特指圍在嬰幼兒胸前,用于承接食物殘渣或口水的防護性用品。其核心含義與用法可從以下角度闡釋:

一、基本釋義與用途

  1. 字面構成與功能

    “圍”指環繞、遮擋,“嘴兒”指小嘴(帶兒化音,體現細小、親昵意味),合指“圍擋在嘴部周圍的物品”。主要功能是防止嬰幼兒進食時弄髒衣物,多由吸水性強的棉布、防水材質制成,常見形狀為圓形或U形帶系帶/魔術貼設計。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1352頁。

  2. 使用場景延伸

    雖主要用于嬰幼兒護理,但在方言或特定語境中,亦可指成人用餐時使用的餐巾(如老年群體防污需求),但此用法較少見。

    來源:《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卷四第521頁。

二、語言與文化特征

  1. 兒化音與情感色彩

    詞綴“兒”體現北方官話特征,賦予詞彙親切、小巧的語義色彩,符合漢語中表“幼小事物”常加兒化音的規律(如“皮筋兒”“冰棍兒”)。

    來源:北京大學中文系《現代漢語專題教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178頁。

  2. 民俗象征意義

    傳統手作圍嘴兒常繡有“長命百歲”“虎頭”等吉祥圖案,反映民間對孩童健康成長的祈願。部分地域習俗中,外婆贈圍嘴兒寓意“兜住福氣”。

    來源:《中國民俗文化大觀》,上海文藝出版社,2009年,第307頁。

三、相關詞彙辨析

“圍嘴兒”是漢語中兼具實用功能與文化内涵的生活詞彙,其兒化音形式、嬰幼兒關聯性及民俗寓意構成其獨特語義體系。

網絡擴展解釋

“圍嘴兒”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區别,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詞義:指圍在嬰兒或幼兒胸前的一種生活用品,主要用于接住口水、食物殘渣等,以保持衣物清潔。其結構通常由柔軟材質(如棉布、塑料)制成,形狀多為圓形或花瓣狀,方便更換或調整角度。
詞源解析:

二、方言與文化延伸

  1. 方言用法:在湖南新田等地方言中,“圍嘴兒”被稱為“口水枷”,與古代“枷”字相關,體現其“束縛、防護”的象征意義()。
  2. 引申含義:極少數語境下(如低權威性),該詞被引申為“說話不經思考”,但此用法未被廣泛認可,需謹慎使用。

三、使用場景與示例

四、總結

“圍嘴兒”的核心意義是嬰幼兒衛生用品,其他解釋多為邊緣或地域性用法。如需進一步了解制作方法或文化背景,可參考(搜狗百科)和(方言考釋)。

别人正在浏覽...

百密一疏倍依飙口水缽咤不那才情陳波兒乘高決水承繼沖緊慈寵搭橋大蒐定省東張西望俄而封鍵關于兩種世界體系的對話闳壯焦化解勸燼燃酒魄技系烤爐口感曠竭匮餓潰瘍類省試裡布獵頭密函繩繩尿牀彯搖貧賤前赴後繼黔突暖席乞身氣噓噓群起效尤撒酒風稍物深港通審樂十二宮售奸庶馐嗣紹素體騰駒同班同學罔替洧水危棧霞箋飨飲絃外遺音新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