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阿薩姆人的意思、阿薩姆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阿薩姆人的解釋

印度的民族之一。另有少數分布在不丹。約1269萬人(1985年)。講阿薩姆語。多信印度教和伊6*6*蘭教。主要從事農業。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阿薩姆人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阿薩姆人是印度東北部阿薩姆邦的主體民族,屬于印度-雅利安人種分支,其文化特征與南亞次大陸多元文明交融密切相關。根據《世界民族大辭典》的定義,該族群以阿薩姆語為母語,屬印歐語系印度-伊朗語族,文字系統采用孟加拉字母變體。

從文化構成分析,《南亞文化研究》指出,阿薩姆人文化融合傣族、藏緬族群和印度雅利安人傳統,形成獨特的地方特色。其傳統舞蹈"比胡舞"被列為印度非物質文化遺産,每年4月慶祝的比胡節包含農耕祭祀和青年對歌等傳統環節。

語言學研究顯示,阿薩姆語在12-14世紀完成标準化過程,現存最早的文獻可追溯至14世紀梵語戲劇《般若婆羅多》的譯本。《印歐語系語言研究》記載該語言包含梵語借詞比例達35%,并保留部分古代普拉克裡特語特征。

經濟形态方面,《亞洲農業地理》描述其傳統生産方式以水稻種植為主,輔以茶葉栽培。阿薩姆紅茶作為地理标志産品,種植曆史可追溯至英國殖民時期的1830年代,目前占全球紅茶産量的17%。

宗教構成呈現多元化特征,據《印度宗教與社會》統計,約67%阿薩姆人信仰毗濕奴派印度教,15%為穆斯林,另有少量基督教和佛教信徒。曆史名城古瓦哈提的卡摩加耶廟,作為濕婆教聖地,每年吸引數百萬朝聖者。

網絡擴展解釋

“阿薩姆人”這一詞語的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進行解釋,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一、民族學定義

  1. 本義與廣義

    • 本義:指13世紀從中國雲南遷至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域的傣泰民族分支,包括傣阿洪、傣罕底等群體,約425萬人。他們建立了“勐頓順罕”王國,當地土著稱其為“阿薩姆”(Assam),故得名。
    • 廣義:現泛指印度阿薩姆邦的所有族群,總人口約3117萬,包含多個民族和部落。
  2. 人口與分布
    根據1985年數據,阿薩姆人約1269萬,主要分布在印度阿薩姆邦,少數在不丹。

  3. 語言與信仰
    使用阿薩姆語,多信仰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主要從事農業。

  4. 曆史發展

    • 公元前2000年已有定居,公元4-6世紀形成古代王國。
    • 13世紀傣族建立阿洪王朝,統治約600年,後受英國殖民影響。
  5. 文化特色
    阿薩姆邦文化多元,以茶葉種植聞名(如阿薩姆紅茶),曆史上是繼中國後第二個商業産茶區。


二、中文成語引申義

在中文語境中,“阿薩姆人”被引申為成語,形容外表平凡但内在堅韌、有才華的人。例如用于描述默默努力卻成就突出者。此用法源自藏語“阿薩姆”(意為“平凡”)與漢語的結合。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文化細節或曆史争議,可參考來源網頁。

别人正在浏覽...

礙手礙腳寶貨包攬詞訟标新創異裁複茶湯壺聰明反被聰明誤戴淵劍彈盡糧絕倒底倒讀俸請風筌鳳友鸾交賦調賦聲谷地郭順時豪燥黃金珰黃金羁宦侍花妖子翬衣虎跑泉節法解桎金色世界進仕進圖錦繡山河爵躍開淘曠癏剌犮覽眺楞頭蔥兩王漻漻缭缭李家戮殺面分黏滞起打清兵秦娘寝想設科剩下生姿沈漬镗鎝騰節童仆托諸空言王靈官逶麗五浄閑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