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寶貨的意思、寶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寶貨的解釋

(1).古代貨币名。傳說為 周景王 所鑄大錢。其文字為“寶貨”。《漢書·食貨志下》:“ 周景王 時,患錢輕……卒鑄大錢,文曰‘寶貨’。” 清 蔡雲 《癖談》卷四:“ 景王 錢文字不可考。 唐固 雲:‘大錢文曰“大泉五”。’ 班固 雲:‘大錢文曰“寶貨”。’ 韋昭 以為皆非事實。”

(2).古代貨币名。 王莽 更改币制所發行的各種貨币的通稱。《漢書·食貨志下》:“ 莽 即真,以為書‘劉’字有金刀,迺罷錯刀、契刀及五銖錢,而更作金、銀、龜、貝、錢、布之品,名曰‘寶貨’。”

(3).古代貨币名。 金 代作為貨币流通的銀錠。《金史·食貨志三》:“舊例銀每鋌五十兩,其直百貫,民間或有截鑿之者,其價亦隨低昂。遂改鑄銀名‘承安寶貨’,一兩至十兩分五等,每兩折錢二貫。”

(4).猶寶物。亦泛指金銀財寶。 漢 桓寬 《鹽鐵論·本議》:“工不出,則農用乏;商不出,則寶貨絶。農用乏,則穀不殖;寶貨絶,則財用匱。” 明 方孝孺 《靜齋記》:“人惟無欲,視寶貨猶瓦礫也,視車馬如草芥也。” 清 唐甄 《潛書·仁師》:“天下之害,莫大於将驕卒悍。殺6*人則勇,殺敵則怯;取寶貨婦女則勇,取城郭軍壘則怯。”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的家庭》:“由于爸爸的愛好,家中一點較值錢的寶貨常放在他身邊。”

(5).猶活寶、寶貝。對可鄙可笑者的蔑稱。《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六回:“ 疊三 這寶貨,他揣摩到了這一層,卻異想天開,誇説他的膏藥,可以在槍上戒煙。”滬劇《羅漢錢》第一幕第一場:“人人講他壞規矩,群衆個個有反映,意見多得不得了,村裡名聲真難聽;都說是出了四個好寶貨, 張家莊 風氣敗幹淨。”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寶貨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寶貨”一詞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涵蓋曆史貨币、珍貴財物及比喻性用法:

一、古代貨币名稱

  1. 周景王時期
    傳說周景王為應對貨币貶值,鑄造大型錢币“寶貨”,錢文直接标注“寶貨”二字。但此說法在曆史學界存在争議,如韋昭等學者認為記載不實。

  2. 王莽新朝時期
    王莽推行币制改革,将金、銀、龜甲、貝殼、銅錢、布帛等不同材質的貨币統稱為“寶貨”,形成複雜的分類體系:

    • 五物:銅、金、銀、貝、龜甲;
    • 六名:泉貨、貝貨、布貨、龜寶、銀貨、黃金;
    • 二十八品:按材質和面值劃分的28個等級。
  3. 金代銀錠貨币
    金章宗時期鑄造“承安寶貨”銀錠,面值分一兩至十兩五等,每兩折合銅錢兩貫,是中國最早的法定銀鑄币之一。


二、泛指珍貴財物

指金銀珠寶等貴重物品,常見于古籍:


三、比喻性用法

含戲谑或貶義,指“活寶”或可笑之人。例如清代文獻中諷刺貪婪士兵“取寶貨婦女則勇,取城郭軍壘則怯”。


總結
“寶貨”既是中國古代多時期貨币的統稱,也指代珍貴財物,并衍生出對人物的比喻。其貨币含義在不同朝代有具體形态,需結合曆史背景理解。更多細節可參考《漢書·食貨志》《金史》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寶貨》這個詞的意思是珍貴的商品或財富。它的拆分部首是宀(mian)和貝(bei),總共有11個筆畫。該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文化,早在古代就有人使用寶貨這個詞來形容珍貴的物品或財富。在繁體字中,寶貨仍然是寶貨,沒有改變。在古時候,漢字寫法可能有所差異,但寶貨這個詞的漢字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例如,“珍寶貨物”可以用來形容各種寶貴的物品。關于組詞,我們可以有“寶藏”、“寶庫”等與寶貨相關的詞語。近義詞包括“貴重物品”、“珍品”等,而與之相反的詞彙可能是“廢物”、“垃圾”等。希望這些信息能幫到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