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舉考試發榜日,由報錄人走馬鳴鑼通知中選者,前後凡三次。按慣例,中選者應付予賞金。第一次謂頭報,所得賞金最為豐厚。《紅樓夢》第九五回:“今日才看見這玉的模樣兒了,急忙跑到裡頭搶頭報的似的。”《兒女英雄傳》第一回:“那報喜的誰不想這個五魁的頭報,一得了信,便隨着起早下 圓明園 的車馬,從 西直門 連夜飛奔而來。”
“頭報”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詞語,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指科舉考試發榜時,報錄人第一次通知中選者的行為。根據和記載:
在部分語境中(如),“頭報”可引申為預示事件發展的最初迹象,例如通過天象或動物行為推測未來。但此用法多見于特定文獻,并非主流含義。
由“頭”(最先)和“報”(告知)組成,字面即“最先告知的消息”。
如需查看更多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紅樓夢》《兒女英雄傳》原文或科舉制度相關文獻。
頭報是一個常見的詞語,也可以寫作"頭報兒",在漢語中的意思是指第一版報紙或第一頁報紙。
頭報這個詞由"首"和"報"兩個部首組成。"首"是表示頭部的部首,"報"是表示報紙的部首。
拆分的筆畫為:"首"拆分成4畫,"報"拆分成7畫。
頭報這個詞的來源是民國時期的北京方言,最初用來形容第一版的報紙。
在繁體字中,頭報的寫法是「頭報」。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中,頭報可以寫作「首報」。不過,現在更常用的寫法是「頭報」。
以下是幾個使用頭報這個詞的例句:
組詞:頭版報紙、頭版頭條、頭條新聞。
近義詞:一版報紙。
反義詞:尾報(指報刊最後一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