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骨甲文字的意思、骨甲文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骨甲文字的解釋

即甲骨文。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從“别字”說開去》:“這會引到今文《尚書》、骨甲文字去,麻煩得很。”參見“ 甲骨文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骨甲文字,又稱"甲骨文",是中國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約公元前14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刻寫在龜甲、獸骨上的占卜記事文字。作為現存最古老的成熟漢字系統,其名稱源于載體材質與書寫形式:甲骨多選用龜腹甲或牛肩胛骨,經整治後以刀刻記錄占卜内容。

從文字學角度分析,骨甲文字具有三大特征:其一,構形保留原始圖畫特征,如"日"字作圓形中加一點,"山"字作三峰并立狀;其二,已形成"六書"造字法則,象形(如"木")、指事(如"上")、會意(如"明")三類占比約80%,形聲字開始萌芽;其三,存在異體字現象,同一字符常有多種寫法,體現早期漢字未規範化的特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殷墟甲骨拓片顯示,已發現的甲骨文字單字約4500個,其中可釋讀約1500字,内容涵蓋天文曆法、祭祀征伐、田獵農業等社會活動記錄。這些文字實證了《尚書·多士》"惟殷先人,有冊有典"的文獻記載,為研究商代社會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目前甲骨文字研究主要依據《甲骨文合集》(中華書局,1978-1982)等權威著錄,該叢書收錄拓本41956片,按内容分為階級國家、農業宗教等21類。202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将甲骨文列入《世界記憶名錄》,确認其世界文化遺産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骨甲文字”是“甲骨文”的别稱,指中國商周時期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古老文字,主要用于占卜記錄。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2.曆史與發現

3.文字特點

4.學術意義


注:如需進一步了解甲骨文的具體字形解析或完整詞表,可參考權威考古文獻或殷墟出土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敗殁庇廕插艾楚娥搓手頓足大寵電竈铎鈴恩深似海風虹焚魚幹與鎬頭孤衾寒地合不着荒草環繞讙嚣懽愉減慢狡筭籍産街心警員揫結局瑣開中樂道安命亂搞亂語胡言鹿蔥茅靡門幹妙筆生花目無流視南荒虐遇泥爛排鄰披蕩毗陵破崖絶角群衆影響融風柔刃潤浸如運諸掌沈熟世俗世裔纾寬順欲素領損惠叨光調節通道綫條現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