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乾性油的意思、乾性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乾性油的解釋

指塗成薄層後,在空氣中能幹燥而結成一層固體膜的油脂,如棉子油、亞麻油、桐油等。是制造油漆、塗料等的重要原料。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乾性油(又稱幹性油)是一種在空氣中暴露後能通過氧化作用形成固态膜的油脂類物質。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特性

乾性油塗成薄層後,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反應,逐漸幹燥并形成富有彈性的固體膜。其特性由高含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如亞麻酸、亞油酸)決定,碘值通常超過130,表明不飽和度較高。

二、主要成分

主要成分為不飽和脂肪酸的甘油酯,例如:

三、常見種類

  1. 桐油:傳統用于木器防腐。
  2. 亞麻油:廣泛用于油漆和塗料。
  3. 棉子油:需精煉後部分可食用,工業用途為主。

四、應用領域

五、與其他油脂的區别

類型 碘值範圍 幹燥性 例子
乾性油 ≥130 快速固化 桐油、亞麻油
半乾性油 100-130 緩慢幹燥 大豆油
不乾性油 <100 無法形成固态 橄榄油

可通過碘值測試區分三類油脂。更多信息可參考漢典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乾性油

乾性油是一種特定的油性物質,主要指幹燥後溶解或搭配其他材料使用,能夠形成堅硬、耐久、耐磨的膜狀物質。乾性油在文化藝術、木制品保養和塗料制造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

拆分部首和筆畫

乾性油的拆分部首是“乙”和“水”,其中“乙”的筆畫順序是第一筆豎撇,第二筆撇捺,總計2畫;“水”的筆畫順序是從上至下的三橫,總計3畫。

來源和繁體

乾性油一詞源自于古漢語,采用繁體字寫作「乾性油」。其中,“乾”意為幹燥,用來形容油性物質在幹燥後産生的特性;“性”表示性質;而“油”則指塗抹或處理的液體。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乾性油可以寫作「乾性油」,其字形較為繁瑣,過去常用于書法和文化藝術作品中。

例句

以下是幾個關于乾性油的例句:

  1. 這種乾性油可以用于木制品的保養和防腐。
  2. 他使用乾性油制作了一幅華麗的油畫。
  3. 這款塗料含有乾性油成分,可以提高塗層的耐久性。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

以下是與乾性油相關的一些詞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