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穗狀的帶子。 蕭軍 《軍中》二:“他熱戀的看着牆上的‘軍號’。那‘軍號’縧的穗帶已經退了顔色。”
“穗帶”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如穗狀的裝飾性帶子,通常用絲線、金屬線編織而成,末端有流蘇狀垂飾。該詞常見于文學描寫,例如蕭軍在《軍中》描述的軍號縧穗帶褪色場景。
二、軍事領域的特殊含義 作為軍服裝飾品,穗帶最早出現于17世紀西歐軍隊,1762年俄國軍隊廣泛采用。現代多用于禮儀場合,其特征包括:
補充說明 查字典網提及該詞存在比喻義,指“事物的兩頭”(如成語用法),但此釋義在其他權威來源中較少體現,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注:完整曆史沿革可參考搜狗百科等來源)
穗帶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下面将會詳細介紹穗帶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穗帶的拆分部首為禾(hé)和帶(dài),共計15筆。
穗帶是一個具有農業意義的詞語。穗指的是莊稼成熟後頂部的顆粒聚集成束狀的部分,帶則是用來綁紮莊稼的長條形物品。因此,穗帶一詞指的是用來綁紮莊稼的長條形物品。
穗帶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穗帶。
古代的漢字寫法常常有變化,穗帶的古時候寫法為禾帶。
1. 農民們把莊稼收割後使用穗帶來綁紮。
2. 他手持着一捆麥子,上面用穗帶精心綁紮着。
穗帶可以和其他詞語組合成不同的詞組,例如:玉米穗帶、麥穗帶、稻穗帶等。
與穗帶意思相近的詞語有:禾束、束帶。
與穗帶意思相反的詞語沒有明确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