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载同班或同校同学的姓名、籍贯、简历与通讯处等内容的小册子。 吴虞 《四川法政学校同学录序》:“四川法政学校某班诸君既行毕业礼,将有《同学録》之刻,远符著籍之规,近表乐羣之意。” 孙犁 《澹定集·同口旧事》:“并说上次来信,寄我父亲店铺,因地址不确被退回,现从同学录查到我的籍贯。”
同学録(或同学录)是记录同班或同校同学信息及毕业留念的纪念册,其含义和特点可综合如下:
基本定义
同学録指记载同学姓名、籍贯、简历、通讯方式等内容的册子,常用于毕业时留存纪念。繁体“録”为“记录”之意,简体写作“录”。
内容与形式
作用与意义
主要用于毕业离别时留存回忆,方便日后联系,同时记录学生时代的活动与交往经历。例如,孙犁曾通过同学录查证同窗籍贯,历史上《四川法政学校同学录》也体现其纪念价值。
文化延伸
该词也用于文学作品名称,如书海沧生的小说《同学录》,进一步扩展了其文化内涵。
若需更详细的历史案例或具体形式分类,可参考上述来源进一步查阅。
《同学録》是指同学录,是一种记录班级或学校同学信息的书籍或记录册。它可以记录同学的姓名、照片、个人信息、联系方式以及一些留言或祝福。
《同学録》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以下部首和笔画:
部首: ⽬, ⾊
笔画: 9画 in 简体字
《同学録》这个词源自中文,是由日文同学录音译而来的。在繁体中文中,它的写法是《同學錄》。
在古时候,写《同学録》可以使用传统的汉字书写方式,写法如下:
《同學錄》
1. 在我们的同学録中,我发现了很多有趣的回忆。
2. 这本同学録将会记录我们四年班级的点滴。
同学录册、同学录集、同学录本、同学录帖
班级名册、同学名单、同窗名录
陌生人名册、校外人员名单、非同学名录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