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日夜;朝夕。《三國志·魏志·管甯傳》:“夙宵戰怖,無地自厝。”《宋書·孝武帝紀》:“夙宵寅想,永懷待旦。” 明 張居正 《再謝禦書疏》:“臣敢不景行前修,對揚休命,孜孜納誨,罔少懈於夙宵;汲汲求賢,式欽承乎德意。”
(2).謂日夜從事。 宋 範仲淹 《謝許讓觀察使守舊官表》:“臣敢不竭力悉心,夙宵乃職。”
“夙宵”是一個文言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日夜;朝夕
指全天候的時間概念,強調從早到晚的持續狀态。例如:
日夜從事
表示全身心投入某件事,不分晝夜地操勞。例如:
與“夙宵”相關的成語包括“旰食宵衣”(形容勤于政務)、“夙夜匪懈”(日夜不懈怠)等,均體現對時間與勤勉的強調。
如需更完整的文獻例句或曆史用法,可參考《三國志》《宋書》等古籍。
夙宵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包含了“夙”和“宵”兩個字。在《康熙字典》中,“夙”被歸類到“夕”部,屬于聲旁。“宵”則是一個獨體字,屬于意符。
根據康熙字典的記錄,夙的部首是夕,總筆劃數為3。宵的部首是宀,總筆劃數為6。
《夙宵》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詩經·月出》:“於穆清宵,穆穆夙夙。”其中,“夙夙”即為夙宵。“夙”表示在天亮之前,通常指黎明或清晨;而“宵”指夜晚,特指深夜到天亮之間的時段。
在繁體字中,“夙”被寫作「夙」,而“宵”被寫作「宵」。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夙的寫法是「既日」,表示在日出之前;宵的寫法是「宀小巾」,表示遮蔽的小巾。
以下是一些包含“夙宵”的例句:
1. 晨昏定省,夙宵定省。意思是清晨和黃昏要按時省察自己的過錯。
2. 夙宵若是有用,使我力衰心老化病如饑火縱柴,吞霍酒食恣成頹敗。意思是如果一天到晚都熬夜的話,我的體力會衰弱,心理年齡會增長,身體會如同火燒柴,饑餓無法撲滅;就像吞食美酒肴馔一樣,放縱而成敗。
3. 夙宵三進,不敢已,勞心如織。意思是早晚三次前去請教,心理一直被操勞着。
以下是與“夙宵”相關的一些詞彙:
組詞: 夙興夜寐、夙願、宵禁、宵小
近義詞: 清晨、黎明、拂曉
反義詞: 夜晚、深更半夜、午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