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同文館的意思、同文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同文館的解釋

(1). 宋 代四方館之一。專以接待 青唐 、 高麗 使節。 宋 王應麟 《小學绀珠·制度·四方館》:“四方館。 宋 : 都亭驛 以待 遼 ; 都亭西驛 以待 西蕃 、 阿黎 、 于闐 、 新羅 、 渤海 ; 懷遠驛 以待 交趾 ;同文館以待 青唐 、 高麗 。”《宋史·禮志二二》:“ 紹興 二年, 高麗 遣使副來貢,并賜酒食于同文館。”

(2). 清 代培養外交翻譯人才的學校。1862年( 同治 元年)在 北京 成立,附屬于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主要學習外文。《清史稿·選舉志二》:“又震於列強之船堅礮利,急須養成繙譯與製造船械及海陸軍之人才。故其時首先設置之學校,曰京師同文館,曰上海廣方言館,曰福建船政學堂及南北洋水師、武備等學堂。” 嚴複 《原強》:“海禁大開以還;所興發者亦不少矣:譯署,一也;同文館,二也;船政,三也。”《孽海花》第二回:“我卻曉得去年三月,京裡開了同文館,考取聰俊子弟,學習推步及各國語言。”參閱《清續文獻通考·學校十四》。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同文館是中國曆史上兩處重要文化教育機構的名稱,分别存在于明、清兩代:

一、清代京師同文館(1862-1902) 由恭親王奕䜃奏請設立,隸屬于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官辦外語學堂。初期以培養翻譯人才為主,設英文、法文、俄文三館,後增設天文算學館及化學、醫學等實用學科。該館引進西方教育模式,翻譯出版《萬國公法》等著作,1876年形成八年制課程體系,1902年并入京師大學堂。

二、明代四夷館(1407-1644) 明成祖時期設立的外事翻譯機構,隸屬翰林院,專掌"譯書之事"。初設蒙古、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緬甸八館,培養通曉鄰國語言文字的譯員,負責外交文書翻譯與周邊民族語言教學。該機構保存的《華夷譯語》系列文獻,成為研究明代民族語言的重要語料。

網絡擴展解釋

“同文館”的含義需結合不同曆史時期分述:

一、宋代同文館(接待外交機構)


二、清代京師同文館(洋務學堂)

1. 成立背景

2. 辦學特點

3. 曆史意義


三、現代引申義

現可比喻促進多元文化交流的場所或機構,如圖書館、國際組織等。

别人正在浏覽...

奧屋阿婆面堡寨八素背誓标賣布料慘境槽枋長成超卓晨秦暮楚楚舞辭聽存食措想等米下鍋琱飾彫彤鞮瞀鬥份子防澇廢措高饤弓箕詭黠海港鎬池君花甜蜜嘴花仙狐惑虎箓講堂剿洗積牒寄監禁檢闿拓空額列宅裡籍慢舞門尉默語難處攮包搦翰峭核青棠賽神會殺生與奪蛇口結守生受私鼠标器吐噏文圃杇刀先化襳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