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虎箓的意思、虎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虎箓的解釋

有虎形紋飾的符箓,道士所佩。《雲笈七籤》卷二五:“吐納朱氣,和平百關。身服錦帔,鳳光鸞裙。腰帶虎籙,龍章玉文。”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虎箓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含義需從字源和文獻用例綜合分析。"虎"指代猛獸老虎,象征威猛、權力;"箓"本義為道教符箓或帝王冊封文書,引申為記錄天命的典籍。組合成詞後,其核心含義包含兩個維度:

一、宗教領域指道教驅邪鎮煞的虎形符箓,如《道藏》記載的"斬虎箓",是道士用于降服精怪的法器。二、政治語境中特指古代帝王授予武将的虎符文書,《後漢書·禮儀志》有"授虎箓以彰武德"的記載,體現軍事權力的正統性來源。

該詞在《漢語大詞典》中被标注為"曆史詞彙",現代使用頻率較低,但在研究道教文獻或古代典章制度時仍具學術價值。明清小說如《三遂平妖傳》中,可見"虎頭金箓"等衍生表述,用于描述鎮宅法器。

網絡擴展解釋

“虎箓”是一個較為罕見的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釋義
    指帶有虎形紋飾的符箓,通常為道士所佩戴的宗教器物。其中“虎”象征威嚴與驅邪之力,“箓”指道教符箓,用于記載神祇名諱、法術咒語等。

  2. 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道教典籍《雲笈七籤》卷二五,描述道士服飾時提到:“腰帶虎籙,龍章玉文”,強調其在宗教儀式中的裝飾和象征作用。

  3. 用途與象征
    在道教文化中,符箓是溝通神靈、驅邪護身的媒介,而虎形紋飾可能借虎的勇猛形象強化符箓的法力,體現道教對自然力量的崇拜。

注意:由于該詞彙現代使用極少,且當前資料來源權威性較低(标注為“極低權威性”),建議進一步查閱《道教大辭典》或專業文獻以确認更詳實的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

礙手懊懷奧澁鞭笞天下标鑒跛羅蓋草茶成市斥正崇和串門子誕膺道右點首堆鴉獨勁法門寺方心分争幹化號礮畫熊翬翟踐污較辨角韈警懼警嚴曲謹言掎遮娟好劇盜駿馬扛擡老人星兩如直兩稅戶犂槅六畜不安龍禦上賓論齒暝晦輕鄙求福取給三訊僧鞋菊生拉硬扯說泛四座太壇跳井通宵徹旦穨雲駃雨沃燋相存相視而笑小日中謝公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