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籍貫。 章炳麟 《印度人之論國粹》:“譬如人有裡籍與其祖父姓名,他人不知,無害為明哲;己不知,則非至童昏莫屬也!”
“裡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籍貫,即一個人的祖居地或出生地。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根據權威詞典解釋,“裡籍”讀作lǐ jí,指代個人的籍貫。例如章炳麟在《印度人之論國粹》中曾用此詞強調對家族根源的認知:“譬如人有裡籍與其祖父姓名,他人不知,無害為明哲;己不知,則非至童昏莫屬也!”。
詞語構成
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書面語境,尤其在強調個人出身、家族淵源時使用。現代漢語中更常用“籍貫”替代,而“裡籍”則帶有一定古風色彩。
相關辨析
需注意與“戶籍”區分:戶籍側重行政登記的居住地,而裡籍更強調祖籍或原籍,屬于文化層面的歸屬概念。
總結來看,“裡籍”通過“裡”與“籍”的複合,凝練表達了人與故土間的深層聯繫,常見于文史類文本中。
裡籍是一個中文字詞,指的是人們的戶籍所在地。在中國,戶籍是記錄一個人的出生地、居住地以及其他與個人身份相關的信息的地方。因此,“裡籍”也就代表着一個人的家鄉或所屬地區。
裡籍的拆分部首是“田”和“竹”。其中,“田”是指田地,是一個常見的部首,表示與農業相關的事物;竹則是指竹子,表示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裡籍的總筆畫數是10畫。
裡籍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制度。在古代,人們在遷移或定居時需要在相應的地方登記,記錄個人基本信息。這個登記制度逐漸演變成為後來的戶籍制度。因此,裡籍一詞即來源于古代人們登記信息的地方。
裡籍的繁體寫法為「裡藉」。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裡籍可以用古漢字寫作「裏藉」。由于語言的發展與變化,漢字的書寫方式也會隨之改變,因此現代漢字的寫法有時與古代有所不同。
1. 他的裡籍是山東濟南。
2. 我的裡籍在江蘇蘇州,但我現在在上海工作。
裡程碑、籍貫、戶籍、遷籍、出籍
家鄉、出生地、祖籍
外籍、移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