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搦翰的意思、搦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搦翰的解釋

猶執筆。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神思》:“方其搦翰,氣倍辭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 唐 李峤 《上雍州高長史書》:“所以低迴岐路,杼軸蓬心,搦翰操觚,而不能自已者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搦翰”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來源分析如下:

一、基本含義

“搦翰”讀作nuò hàn,意為執筆,即手持毛筆進行書寫或文學創作的動作。其中:

二、出處與文學引用

  1. 南朝文學理論:
    劉勰在《文心雕龍·神思》中提到:“方其搦翰,氣倍辭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指提筆時文思泉湧,但成文後往往不及最初設想的一半,體現了創作過程的心理變化。

  2. 唐代詩文:
    李峤在《上雍州高長史書》中用“搦翰操觚”描述文人執筆寫作的狀态。

三、引申義與用法

在書法或文學創作中,“搦翰”不僅指握筆動作,還隱含用力書寫、字迹工整有力的意象。例如形容書法家運筆時的專注與力道。

四、現代應用

該詞屬于古典詞彙,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古籍研究或文學賞析中。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文心雕龍》等文獻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搦翰的意思

搦翰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收取書信或文稿。發音為nuò hàn。

搦翰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搦字是由手部(扌)和爾部組成。手部在左邊,爾部在右邊。搦翰這個詞一共有16畫。

搦翰的來源

搦翰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宋史·杜默傳》一書中。在古代,人們寫信或傳遞文稿時,會使用搦籬(搦竹)來卷起或綁起來傳遞。後來,搦翰這個詞就用來形容接收或收取書信或文稿。

搦翰的繁體寫法

搦翰的繁體字為「搦翰」,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由于字形與現代漢字存在差異,搦翰的寫法可能稍有不同。然而,其基本結構和意義仍然相同。

搦翰的例句

1. 他善于搦翰,所以很多重要的文書都由他來處理。

2. 快遞員将搦翰的包裹交給了我。

搦翰的組詞

搦籬、搦囊、搦繩、搦信

搦翰的近義詞

收信、接信、接取書信、文稿

搦翰的反義詞

寄送、發出、送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